翡翠为什么没有棉?
首先,我要纠正你所说的“没有棉”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任何玉石都是有“棉”的;所谓的“无棉”,只是指它们的棉很淡,或者说是肉眼不易看见而已。 什么是棉呢?在宝石学中,把一些呈团块状、条带状或斑点状的内部特征称为“内含物(Inclusion)”,而所有肉眼可见的内含物,都被称为“棉”。可见,玉中的棉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出现的内包体都属于棉的范围。比如,硬玉(也称翡翠)中的绿辉石、钠铬辉石和透辉石等晶体的聚集体,虽然肉眼看起来像棉,但它们在玉的形成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不属于“内含物”范畴,因而应该叫做“次生加大边部结构”[1]。
另外,某些内外生的矿物,如果含量极微,也可看成是“无”。例如,软玉常见有少量的云母颗粒,如果云母含量极微,可以忽略不计,则可视其为无云母;又如,硬玉常见的黑点,如果黑粒子极其细小,可视为无。要真正评价一块玉器是否“干净”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影响玉器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能简单认为软玉(羊脂白玉)就一定是“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瑕疵”的。当然,有些特殊品种如新疆和田籽玉,由于产地原生矿丰富,质地细腻且容易抛光,很少有杂质,常被误认为是“无瑕”之品。这其实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