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鉴定老玉?
1、看种水 天然翡翠的晶体的粒状结构,用强光手电照射,天然翡翠有透闪光泽,部分会有“荧光”反应;而B货或C货翡翠由于人工处理过,肉眼在强光下可以看到内部结构有胶状物或者可见光线。 例如下面这个手镯,这是天然的翡翠A货,用手电筒对着它照射,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里面的晶体亮晶晶的,有很强的通透感。 而这样的感觉,是处理过的翡翠所没有的。这个处理过的翡翠,即使是在弱光下,也可以看到内部结构明显不同。
2、看颜色 有些商家为了增加卖相,会把一些颜色淡的翡翠用染料进行加深处理。所以买翡翠的时候,要注意颜色的深浅是否自然。 用强光手电照,如果看到里面颜色很深,那很有可能就是染色的了。比如下面这张图,原本翠友购买的是浅绿色镯子,但是通过强光手电一打,居然出现了很深的颜色,这不正常! 这只手镯经过检测验证,确实为染色加工而成。
3、看纹裂等瑕疵 有些不良商家,会把有石纹或者裂纹的翡翠,用强力胶粘起来,再行销售。所以在挑选翡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这种情况。 对于这种已经被强行粘合起来的裂痕,我们可以用手指肚轻轻叩击,如果是假的裂痕,那么敲击时就会有空响的感觉。
另外也可以仔细观察玉石表面,看是否有胶状的痕迹。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帮你鉴别真假的话,最好的办法还是请专业的机构进行检测吧。
由于老坑玻璃种翡翠的价位很高,因此它的仿制品及B货也很多,所以对老坑玻璃种翡翠的鉴定,必须从颜色、透明度、裂纹、桔皮效应、翡翠特有的石花及绵、紫外荧光等多方面入手。
颜色及色形
老坑玻璃种翡翠为玻璃绿色或祖母绿色,颜色阳绿、纯正、均匀,偶有深色瑕斑。老坑玻璃种绿翠的颜色在色调上偏蓝,在明度上近于最大(只有玻璃底色影响其亮度),在饱和度上偏小。老坑翡翠颜色分布不均匀,颜色多在柱状晶体的边缘,肉眼观察颜色与晶体交织结构基本一致。放大镜下观察,绿色处见沙粒状特征。
色根
色根是老坑翡翠的又一标志性视觉效果,它是在绿与无色或浅色部分的交界处,明显见由颜色较浓的部分逐渐过渡到浅的部分直至无色的渐变分布。这种色形特征在翡翠学术界称为绿形或色形,是老坑玻璃种翡翠的标志性特征。老坑玻璃种的色形成因是在翡翠柱状晶的边缘,有铬铁矿包裹体(绿翠)或角闪石(油青种)在成矿后期的热液交替换位中,以细小分散的粒状或丝网状分布于翡翠柱晶边缘的间隙中,使翡翠呈绿色,同时保留了柱状晶的外形,形成明显的色根。色根是老坑翡翠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是新坑翡翠与老坑翡翠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
玻璃光泽、通透性强
老坑翡翠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泽极佳,肉眼观察无雾状感,亦称刚性透明,给人以刚毅的质感,十分清澈,晶莹剔透,水润亮丽。在透明度上,老坑玻璃种翡翠为最佳,肉眼观察肉质极细腻,晶体极细或为纤维状及隐晶质,肉眼几乎不见石花及绵绺,放大镜下为交织纤维状结构,具有极完美的晶莹透亮的外观质量。
裂纹
裂纹是翡翠形成过程中或人为加工过程中各种应力作用形成的一种破坏翡翠外观及质量的缺陷。裂纹常由翡翠中定向解理沿一定方向张裂而成。老坑玻璃种翡翠晶粒微细,纤维交织结构,一般无裂纹。但老坑翡翠主要来自缅甸额尙地区,形成年代远,在运输与开采过程中或加工时,出现沿解理或晶隙断裂的裂纹难以避免,因此部分老坑玻璃种翡翠存有裂纹。裂纹在查氏镜下为亮白色,在二色镜下为灰白色、黑色及暗红色。若对光线全反射,则呈白色,这是老坑翡翠与新坑翡翠在裂纹上的最主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