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肉眼判断染色翡翠?

西妍玉西妍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颜色均匀,浓淡适宜 天然翡翠的颜色分布是有规律的,是由内部晶体的颜色和位置决定的,所以天然翡翠的颜色通常都是均匀分散的,深淡变化有致。而染色剂加入玻璃溶液中后,虽然也能呈现颜色渐变的效果,但是两种颜色的交界线是不清晰的,而且会有一圈一圈的扩散纹(这是由于染料是非晶体状,有一定流动性造成的)。 比如下面这两块料子,都是绿白相间的,但第一块是天然的,第二块就是染色的了。大家仔细观察,尤其是过渡色部分,是不是有扩散纹?这种用肉眼就能看出来的瑕疵,肯定是不能收的啊!

2.色根明显,分布自然 从上图可以看出,天然翡翠的表面都会有色调深浅不一的色块,这个就是色根。虽然每一个翡翠都有色根,但由于内部晶体结构的不同,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不过只要仔细找,还是能看到的。 而染色过的翡翠表面是没有色根的,或者说色根很浅很难发现。这是因为染色物质进入翡翠的结构需要通道,而天然的翡翠结构是很细致的,染色剂很难深入其中,只能堆积在表面而已。所以色根明显的翡翠,基本可以判断为天然翡翠;而色根难以发现的,就需要进一步鉴定啦~

3.颜色边缘明亮 在强光下,天然翡翠的颜色边缘是非常清楚的,给人一种明朗锐利的感觉。如果看到一块翡翠,颜色是灰蒙蒙一片,非常模糊,就要提高警惕了。 这是由于染色剂是一种无机染料,它的着色机理是与金属离子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被吸附到纤维缝隙之中。这样的附着形态,导致其色彩饱和度不高,鲜艳度差,看上去比较“闷”,“灰濛濛”也是由此而来。而天然翡翠的色泽则是由铬离子形成致色氧化铁所导致的,所以鲜艳明亮,给人很“水灵”的感觉。

4.透明度较好 如果一块玉看起来很有神,清透欲滴,那基本上可以放心,它是天然翡翠无疑了。 天然翡翠的透明度与光线在宝石中的穿透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品质较好的翡翠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当然,这也要取决于其本身的质地和结晶粗细程度。 透明度差的翡翠或质地粗的翡翠,可见度较差;或者可以观察内部是否有云雾状的包裹体,如果有的话也说明这是一块劣质的翡翠。

任旭翘任旭翘优质答主

有经验的翡翠商对不同染色机理制作的染色翡翠都有相对简单的鉴定方法,如将翡翠浸入二碘甲烷中(二碘甲烷的折射率与翡翠相近),用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染碧玺尖晶石假翡翠的细小裂隙呈现出黑色线条;染紫色翡翠的表面可见彩虹色;而染绿水翡翠的翠绿色会在二碘甲烷内消失。

染碧玺尖晶石假翡翠在红外光谱中,在1000-450厘米-1之间,可见一系列属石英的吸收峰;在3500-3750厘米-1之间有宽而强的吸收峰(属碧玺紫外吸收光谱),而在同一波数区间,属紫红色玻璃的吸收峰则为弱而尖锐的细纹。染紫翡翠一般在红外光谱中在3500-3750厘米-1区间,可看出宽而弱的属染紫色的吸收峰,而在885厘米-1处出现了一个弱的吸收峰,这也是染紫翡翠中特有的红外吸收谱。染绿翡翠在红外光谱中特征也较明显,在2800-3200厘米-1之间,有一个宽而强的属染绿色的吸收峰。

由于在制作的过程中,染色翡翠浸入到化学溶液中,表面有一层胶质物(或有机质),故染色翡翠在进行紫外灯检测时常带有荧光。染色翡翠和天然翡翠的相对密度差较大(浸蜡处理翡翠除外),可利用液体静力称重法来区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