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过机?
“过机”是赌石圈内一个常见术语,它是指对原石进行去皮、剥壳,或切掉多余杂质,以获得纯净度高、颜色均匀的料子,进而制成成品。 “过机”这一工序其实包含了“皮”和“肉”两个部分。 所谓的“过皮”,指的是原石表面包裹的“皮壳”与内部的颜色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机械的方法将表皮去除,得到颜色均匀的“肉”部分。而“过肉”则相对复杂些——由于玉石内部的构造错综复杂且难以琢磨,因此想要把颜色不佳的部分全部清除干净十分困难。不过,行家对此也有办法,一般会用高压水枪对原石不断冲刷,直到将其中的杂质清洗出来。至于那些难以冲洗掉的污点,也就只好保留下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原色的玉石都适合做饰品。如果玉质细腻、颜色艳丽、透明度佳,加之没有裂纹,这样的材质做首饰可以说是完美无瑕;但如果原料本身存在较大绺裂,那么无论颜色多正,瑕疵部位清理不干净都会影响最终成品的美观程度。
总之,任何一件精品玉雕的诞生绝非易事。无论是设计还是选材,或是雕刻、抛光,每一步都需要倾注大量心血才能完成。 而对于“过机”工艺而言,它的存在虽然能为工匠师傅们减少一些麻烦,但同时也让原本就耗时耗力的玉雕制作过程更加复杂的。
缅甸和我们国内不同,它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日常生活中,他们认为玉是有灵性的,能保佑自己的。所以缅甸人是禁止小商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玉石进行测量是否是A货的(例如查CT、核磁共振等)。但是缅甸政府又对进入边境以及过海关的物品有严格的要求,商贩要想从边境到矿区“串货”,或者将买来的货品运出去,都必须经过海关。商贩为了证明自己所携带的货品不是违禁品,被迫接受检查,而最普遍、便捷的方式,就是用X光机进行扫描。这就是“过机”的由来。
因此,并不是所有有黄线、红线、绿线的就是真的“赌石”。“赌石”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首先,任何一块货都要“皮壳”俱全,“皮”是表皮,是赌石的第一层包裹,它是一种风化层,“壳”是第二层包裹,紧挨着里皮,是较为硬实的表层。而“过机货”,一般是没有皮壳直接包裹体。
其次,自然生成的赌石通常都是圆润的,甚至有些呈椭圆形或者饼状,而“过机货”由于要切割成有价格优势的大小,一般呈现三角形、梯形等不规则的多角形。另外,如果仔细观察,一些“过机货”的表面还能发现切割时磨损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