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紫砂壶有网孔的吗?

蒯一鸣蒯一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囯时期,制壶大家主要是指朱可心、顾景舟等。但是,当时也有其他一些优秀的制壶艺人。其中,有一位叫李宝顺的制壶艺人,他制作的紫砂壶非常有特色,既不是传统的全手工造型,也不是后来的机械模具成型,而是采用了“半手工制作”,即在制作紫砂壶的时候,采用手拉胚的方法制成大致形状,然后进行修型并装饰。他的这些紫砂壶作品,大多装饰非常细致,又因为是半手工成型的原因,所以每件作品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陷或者差异,很难找到两件完全一样的艺术作品。所以,他的这些作品虽然不具收藏价值,但具有相当的市场价值。

下面介绍一下李宝顺及其他的作品。 李宝顺(1907~1986)河北邯郸人。14岁随叔到上海求学。21岁开始自学制壶工艺。因无师承,所制的壶样常被人讥为“四不像”。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所制紫砂壶式样多变,且大小相宜,轻巧灵便,深受壶艺爱好者喜爱。 上面照片中的这几把壶,是我在苏州茶馆里看到的,店主告诉我这些都是李宝顺的作品。李保顺的作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壶底都有刻字,要么刻制作者姓名或制壶地点,要么是刻“竹报平安”“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的吉语。当然,这些文字都是阴刻在壶底。

除了李宝顺自己创作的样式外,他还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其他的样式。上面这张照片,是我的朋友拍摄的,是在北京某拍卖会上,李葆顺所制的紫砂壶拍出的照片。可见其市场价值还是很可观的。 除李葆顺自己设计的作品之外,还有其他人设计的作品,由李葆顺制作完成的。由于李葆顺的制壶技艺十分精湛,所以被业界称为“一代宗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