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玉和翡翠哪个好?
软玉和硬玉属于玉石中的两个大类,有严格品种概念。而翡翠是硬玉的代表,属于真玉;软玉又叫中国玉或南阳玉(其实南阳玉只是软玉里的一个种类),属透闪石玉石族,因主要产地在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命名。 软玉颜色较浅,呈白色、青色、绿色及黑色等,其中白软玉又叫羊脂白玉,青软玉叫青白玉或者碧玉。黑软玉比较少见,颜色由淡灰黑到深灰黑色,其中含有较多黑色素者被称为墨玉。
软玉的硬度为6~6.5,比重2.97~3.1,纤维状结构,韧性极佳,适合雕刻大型艺术品。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玉质”很好很独特的“新奇特”饰品,大多是以透闪石的另一成员透辉石化为主的宝石,它们和软玉的区别主要在颜色上,这种玉石的颜色多样,以黄绿为主色调,也有的为紫色或者是褐黄色等,这类新玉种常被商家称为“帝王玉”或者“金丝玉”。 它的质地细腻,晶莹通透,有时也能看到像玻璃那样的光泽,硬度6.5,密度2.98左右。
由于它在玉石中档次很高,很多消费者都特别喜欢,所以市面上很多的金玉首饰品都很畅销。不过这些金玉饰品的价格往往也不便宜哦~因为原料成本就比较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新玉种外,还有一类仿古玉也是当今市场上非常热门的玉器品种之一。它主要以绿色为主调,偶尔也有黄色的,表面多能见到龟裂状纹理,用刀刻不动,具有油脂光泽,有时候也会呈现出蜡状光泽或者沥青状光泽。
用10倍放大镜就能看出,这些仿古玉的表面有很多颗粒状物。它们的硬度也很大,多数都在6以上,所以用手掂量的话会比较压手,有的甚至会有酸痒感。 这一类仿古玉器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色泽艳丽,且价格便宜,所以很多消费者都愿意购买。当然啦,价格便宜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东西都是人工染色做旧制成的。
翡翠与和田玉(包括其他产地的软玉)的质地、颜色、透明度、裂纹、杂质、工艺、产地等优劣不同,所以,其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也不尽相同,价格差异很大。翡翠中以“玻璃种”、“冰种”为上,其“翠性”较弱,质地致密,几乎全绿或底子清亮,色绿者价值很高。软玉中羊脂玉最优,它洁白细腻、油润光亮,价值很高。但较之同样重量和质量的翡翠,羊脂玉还是要低一些。
玉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从新石器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集使用和田玉。商周时期,和田玉通过“玉石之路”传入中原地区,受到周王室及贵族的珍爱,被用作制作祭祀的礼器和佩饰,儒家学者还赋予它以“五德”、“十一德”等伦理思想,玉器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载体绵延不断,盛烧不已,仅清朝乾隆年间,宫廷收藏制作的玉器就达九万八千件之多,成为民族文化艺术的经典。
而翡翠进入我国却是清朝的事,清乾隆五十一年,廓尔喀国输诚献贡,进贡的物品中有翡翠等,乾隆皇帝十分高兴,下诏令雕琢成器皿供御用。“翡翠”一词,始见于南北朝时期,是南方的一种美丽有光泽的鸟,后来引为颜色,现指产地国外(缅甸),主要通过云南边境传入我国的一种玉石,翡翠因具有颜色美,有绿、红、紫等色,尤其是翠绿色。质脂美,有玻璃光泽,半透明到透明。工艺美,制作技艺精湛而成为玉中珍品。翡翠的使用和收藏在我国有160 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以前没有翡翠文物。
和田玉属于国际珠宝界公认的软玉,矿物成分是透闪石、阳起石类,主要产于新疆和田,河南南阳也有产出。和田玉颜色白、青、青黄、墨等,以洁白细腻的羊脂玉为最优。优质和田玉韧性强,可随刻随停,可制作薄胎器皿。和田玉因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佩戴使用中在人的汗液滋养下,可愈变愈润,愈变愈亮。翡翠属于硬玉,主要成分是辉石,主要产于缅甸。颜色以绿翠最好,红翡、黄、紫、白分别称春翡、秋翠、木红、紫罗兰等。翡翠具玻璃光泽,半透明到透明,可随光线不断幻化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具有很强的视幻效果。
从世界范围看,软玉分布较广,但以新疆和田玉最优、最著名;硬玉即翡翠主要产于缅甸,中国云南也有,但质量差。和田玉中羊脂玉和翡翠中玻璃种,冰种都是绝世佳品,均是“玉中皇帝”,但比较其价值,还是“玻璃种”翡翠价格高,羊脂玉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