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红色怎么形成的?
首先,要了解,翡翠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可控的,自然的历史进程。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可能每一个环节都刚刚好,所以就会产生很多种色的变化。而红翡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它生成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在特定的水温、压力环境下生成,并且需要铁元素进行染色。(当然,这些前提条件都是在翡翠生成之后才满足的)
红翡的分类 目前市面上的红翡按照颜色深浅可以分为:红翡、橙翡和黄翡。其中红翡的颜色最深,也最为艳丽;橙翡颜色偏橙色;黄翡颜色偏黄色。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红翡还可以细分为: 根据外观特征,红翡还可再划分为: 冰种红翡:透明度较好,有冰感;
辣红翡和酸紫红翡:类似辣色和粉紫色翡翠的划分方法,前者颜色鲜艳且通透,后者颜色稍浅但更透。 而后我们常说的“红糖”“红肉”其实指的就是红翡中色调最深的红翡。由于这种色调的红翡几乎不存在杂色,因此常常用来制作高档首饰。 还有一种较为稀有的红翡,它的红色调中带有黄色调,就像染了红色的胭脂一般,因此叫做“胭脂红翡”。
来源与形成 前面说了那么多,那你们知道红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吗? 其实,红翡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被氧化铁渗色而成。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岩石中的铁原子会不断扩散,如果碰到氧分子,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而在高温和高湿的条件下,翡翠的表面会有一层薄薄的氧化物覆盖,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色根”。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红翡形成的必要条件,因为后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当红翡从内部开始慢慢沉积,最终聚集在表面并硬化,才算是真正完成。 但是,并不是所有含有氧化铁的石材都能形成红翡。因为这不仅取决于原料的本身,还受外因素影响——如果有水溶液存在于其中,并且保持一定温度,那么有利于红翡的形成;反之,则很难见到红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