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带棉的好吗?
棉,在翡翠的内部结构称为“晶体”或者“纤维状晶体”。 天然形成的翡翠,都是由无数个微小的晶体组成的集合体。
如果从光学角度分析,组成翡翠的每个微小晶体都对光线有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 当人们用肉眼观看一个透亮的翡翠时,所有的晶体对光线的阻碍作用综合起来就会呈现在我们眼里一种半透明的视觉效果;相反,如果这个翡翠晶体中有大量的黑斑、石纹或瑕疵,那么,整个玉体的透光性就很差甚至完全不透光。 从物理性质上来讲,影响光的透过率最主要的两个参数是:相对折射率和相对密度。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两者间的关系: 要判断一块翡翠是否透明,我们可以借助测光计来量度其相对密度和相对折射率这两个参数。 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观看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一块翡翠的透明度,若觉得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把欲检测其透明度的翡翠放在玻璃上,以细线绑一重物(例如回形针),吊着翡翠,使重物离翡翠表面大约1~2mm的距离,然后观察细线的颜色变化,如果有明显变化,说明这块翡翠是半透明的,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则说明这块翡翠是不透光的。
不过,这种方法只能检测翡翠是否透明及半透明,对于不透明的翡翠则无法检测其透光程度。 但是,我们一般不建议购买透光度差的翡翠,因为在玉石市场上,大部分透明度和含水量都很好的翡翠的价格往往是最贵的,而像棉花一样含有杂质且透明度差的翡翠价格却是很便宜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其实是在于抛光。 在抛光的过程中,好的翡翠由于内部颗粒细腻,抛光以后能够很好地保留住其原有光泽。而质地不好的翡翠,因内部存在颗粒间隙,抛光后会形成很多微小的坑洼,即使再涂上一层蜡,也很难全部填平,最终使得这种类型的翡翠看起来很“脏”,影响美观。所以好的翡翠看起来是明亮、润泽又有灵气的,而质地差的翡翠则看上去发干、没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