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翡翠润起来?
俗话说得好,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经常看到有人拿刚买回来的翡翠手镯或者挂件用清水清洗,其实没必要这么折腾你的宝贝。因为天然翡翠是有灵性的,会记住每一个爱它的人。你长期佩戴并盘玩(按摩)它,它会变得更润、更透、更亮。用不到这么复杂的方法让翡翠变“润”,我们只需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①减少接触油烟(少做饭);
②尽量少接触化学剂(洗车、做指甲等);
③定期清洗(洗澡、洗脸的时候顺便洗一下就可以啦~) 除了人为因素,影响翡翠“润度”的还有一个不可控的因素——环境。例如气候干燥的地区比气候湿润的地区更容易使翡翠失水而变得干巴巴的。
在保养过程中还应注意别让翡翠长期处于一个干燥的环境,也不要让周围空气的湿度突然改变太快。 如果感觉自己的翡翠越来越干,可以试试下面这三个方法—— 用干净的湿布轻轻擦拭表面; 在盘玩的过程中给翡翠补水,即手上有汗渍时不要直接摸翡翠,先用湿抹布擦手,再抚摸翡翠。 经常把玩(盘玩),让翡翠沾染上人体温度与油脂,增加其含水量。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喜欢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将翡翠手串或者手链戴在手上。但是这么做有可能造成汗液腐蚀玉石表面的作用时间延长,反而影响翡翠的润度和光亮程度哦! 看到这里赶紧检查一下自己平时养护翡翠的习惯吧!别让你的辛苦钱买的翡翠因不当养护而“黯淡无光”~
翡翠的价值与价格主要从颜色、种份、底子、水份等几个方面来判定。现在市面上很多仿冒品、邪货鱼目混珠,初学者很难区分。这里就从翡翠的水份入手,总结了一些鉴别翡翠水份的知识。
首先我们要理解翡翠的水份。翡翠的水份是一个很微妙,很难用语言直白形容的指标。通常我们评价翡翠的水份的时候,会用到一些比拟的说法,比如说,某个翡翠挂件,水份好,很通透、很润。这些说法都带有很强的画面感,用文字形式很难表达出这个水份指标。
这里,我认为在鉴定评价翡翠的水份时,可以把水份这一指标分为润和透两方面来考虑。这里“润”是用来形容翡翠内部的质感,“透”是用来形容翡翠内部透光的状况。
这样区分来定义翡翠的水份指标的好处是可以把水份这个很虚的概念,分为两个比较直观,可以度量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通过这样细分,我们可以理解到,翡翠的润和透不一定同时存在,有些翡翠很透,但是不润;有些翡翠很润,但是不透。
“润”这个字,从描述意思来看,它有湿润,如水的感觉。在鉴别翡翠的润度时,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1)翡翠内部矿物颗粒间的胶合程度。胶合越致密,润度越好。如果胶合不好,则颗粒间的裂隙较大,润度就较差。
(2)翡翠内部矿物颗粒大小。一般而言,矿物颗粒越细小,润度越好。如果我们按这两方面去把握和想象,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翡翠的玻璃种,冰种水头足,而且很润;而颗粒较粗的芙蓉种,虽然水度也较好,但无论如何总感觉差一些润度,感觉就偏干了一些。
翡翠的透度相对而言要好理解得多。这是因为透度与翡翠的密度和光的折射,反射有关,透度与翡翠的水头长短也有直接的关联。密度越高,水头越长,则透度通常都比较好。因此,其评价指标可以按十分制来衡量。10分代表透光度最好。依次到1分(完全不透光)。这样理解透度指标后,就比较容易理解那些高分评价,比如我们常看到的“通透”,透明度很高”这种评价术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