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玉有区别没有?
老神仙回答,有,而且很大! 简单说吧——玉石=广义的玉的矿物学统称;而翡翠是其中非常特殊的成员,俗称“宝石级”的玉。 很多人知道“玉石”这个词,但是未必知道“矿物的玉相”划分方法(当然,不知道也正常……)。在地质学上,我们通常把自然界中所有的玉统称为“玉石”,即由矿物组成的集合体。这里面可大可小,成分可以复杂到无数种,形态也可以千差万别。 但当我们谈“翡翠”的时候,指代的是其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硬玉型”的翡翠。什么是“硬玉型”呢?简而言之就是含铬(Cr)量较高的一类玉石。
在玉石的所有品类中,只有翡翠一种同时具备宝石(B)、玉石(Y)两种属性。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类有机岩石(或称有机宝石,OR)又是天然矿物晶体(IN) 如图所示,翡翠属于“色状嵌晶结构”,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酸盐(绿色部分),含有一定量的钠(Na)离子,钙(Ca)离子,铝(AI)等。这些金属阳离子填充在透闪石(T)的颗粒间隙之中,形成固溶体,使晶体更加坚实,也是导致其硬度达到7的原因(与钻石相当,属硬玉型)。 而“绿”的来源,就是这些固溶体中含有的铬(Cr)元素,因为铬的价态是+3,所以在溶液中它呈现的是三价状态,即 Cr3+。当这种含有铬离子的溶液进入天然的翡翠原石时,由于内部结构的作用,使得铬离子无法扩散到晶体的所有位置。这就导致了同一块玉石会出现“浓淡相宜”“深浅不同”的颜色分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