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怎么代表翡翠的好坏?
目前市面上,通常用英语字母来表示种水头。 其中,A代表玻璃种,B代表冰种,C代表糯种,D代表豆种。 “玻璃种”:像玻璃一样纯净透亮,属于种质最好的翡翠,一般不含有杂质,透明度很高;
“冰种”:像冰块一样清透,含少许晶体颗粒,肉眼可看到细微杂质;
“糯种”:像糯米汤一样,比较浑浊,有淡淡透明感;
“豆种”:像豆子似的,很粗的晶粒感觉,非常粗糙的不透明或微透明状态。
但是,这样的分类方法太抽象了,对于没有接触过翡翠的人,很难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许多人用另外一种方法——比喻法。 用比较形象的词汇去描述各种种的特征,让人一看就懂。
比如,把玻璃种形容成“鸡蛋清”、“玻璃块”,把冰种比喻为“冰块”、“冰棒”,把糯种描述为“糯米汤”、“糯米粥”,把豆种比作“豆渣”、“砂粒”。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容易理解多了? 不过这种比喻法也有个弊端,不同行家可能对“种”的判断标准不一样,用词风格也不尽相同,给没有经验的初学者造成困惑。 那还有没有其他判断方式呢?有的。
看翡翠的颜色深浅程度是一个方法,还有一种比较科学的测量颜色均匀度的方法,叫做“色差值”。在自然光下,用分光镜测量翡翠多个不同位置颜色的亮度(L)数值,计算出平均值L#,然后用L#与最高值100相比,得出的差值就是“色差值”(ΔL)。例如一块翡翠,它的色差值是5,说明这块翡翠颜色分布均匀度很好,价值比较高;若色差值为7,说明颜色分布很不均匀,价值就比较低了。
除了种和水,评价一块翡翠还应该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