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开珎中国有多少枚?
说到“和同”,就必须讲一下“和局”这个概念。因为“和同”是“和局”的简称。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明代洪武年间的棋书《弈律汇编》中。原话是这样写的(注意看加黑字体): “……凡对奕之时,两雄相持,势均力敌,互有胜负,此谓之和;或遇劫争,或逢官子,各以手段,务求获胜,此谓之斗……” 意思是说下棋的时候双方实力相当(即所谓的“相持”),你赢我输,我赢你输,下得旗鼓相当,这种棋就是和棋。
后来明末清初的大棋士范西皋在《弈诀全书》中对“和棋”的定义又做了详细补充,除了双方实力均衡,“和棋”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先手后手都允许; (二)黑白轮流走; (三)每方时间均等; (四)不得跳子、连击。 按照这样的定义,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棋局都被视作和棋,而与局数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即便你下了一盘100手的棋,只要你下得够好,让对手一个子也输不了,依然可以称为和旗。反之,就算你下了1000手,只要最终结果你还是输了,我们也不会因此说你是臭棋篓子——你只是输得体无完肤而已。 和局的范畴其实比“和同”大得多。因为“和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下出和局,二是要对局双方同意。但是很多和局其实并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比如我们下棋偶尔会下成“劫材不足”的情况,这是不符合上述“和局”定义中的第一条的,因为我们还没有走到最后一步,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和棋,这种情况被称为“和棋望”或者“和棋望绝”,属于“可望不可即”,并不能拿过来跟对方交换棋子。
同理,像“空枪”、“空刀”、“空炮”等等兵种没有发挥作用的情况,也不能算和局。因为虽然双方都没什么机会,但棋局并没有到最后一步。 同样,“和同”不能包含倒踢脚之类的违规动作,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和棋,而且犯规者还要罚款。 总之,“和同”是一个简化了的术语,它的含义远远小于“和局”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区分二者之间区别的话,“和同”强调的是双方互相让步,而“和局”则意味着双方都有机会,只不过每个机会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