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画中国可以画吗?
当然可以! 且听我娓娓道来: 什么是抽象画呢? 百度百科上对抽象画的定义是这样的:“指不描述实物形象而采用抽象形式的画。” 即,不是写实(如油画)也不是印象派(如莫奈的画),而是完全脱离实物的刻画,只留下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从而组成一种抽象的,具有高度概括力的形式。 所以,只要是符合上述特征的画,都可以称之为抽象画。 我国是不是没有像梵高、蒙德里安这种类型的艺术家? 当然不是! 中国有整本整本的古代文献资料,记载着无数奇奇怪怪的神话传说和鬼怪故事,而这些远古先民们描绘这些画面的时候,是否带有一定抽象化的过程呢,这个我不敢妄自揣测;但大量的古迹和文物表明,我们的祖先,确实在创造图形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主观的思考。 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陕西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 还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上雕刻着的神秘纹饰: 当然还有最为著名的敦煌壁画: 所以啊,朋友! 中国的美术领域,从来就不缺能人在其中挥洒才华。
如果你还是觉得抽象画太“洋”了,那么我再给你看一些当代中式的艺术作品。 比如,画家林风眠先生,他的作品大量留白的构图,和现代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比如,国画家刘怡彤女士的作品《花·系列》,虽然形是花的形状,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抽象呢? 当然,除了绘画,其它艺术样式也是大有可为。
如果认为文学太枯燥,那不妨试试剧作。例如梅竹先生的话剧《青蛇》,这出戏除了人形的白素贞外,大部分时间由一群婀娜多姿的蛇群来演绎,这样既避免了人物塑造上的单一扁平,又让整个舞台充满变幻无穷的动态之美——这不正是完美的体现了抽象美学的理念么? 若认为音乐太过单薄,那就试试听一下杨青松教授的《二泉映月》,将二胡独特的弦鸣与钢琴低沉的琴声交织在一起,互相碰撞出千姿百态的旋律火花……这不正在奏响美的乐章么?! 当然,还可以试试陶艺、刺绣、剪纸…… 可以说,只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每一个领域都有展现美学理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