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陶瓷?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超纲,因为“古”的范围太宽泛了。先秦两汉的陶瓷?隋唐的陶瓷?宋元明清的陶瓷?这差别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不过既然题主提到了景德镇,那咱们就从景德镇的陶瓷说起好了~
话说到了元代,由于制瓷业用煤烧瓷技术的成熟,使景德镇成为了“瓷都”。自元代起,景德镇的瓷器就陆续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那么元朝都有哪些有名的瓷器呢?有青花瓷、釉里红(俗称红酒壶)、青花釉里红。其中青花和釉里红都是元代的新兴颜色釉,它们两个的结合就是青花釉里红啦~
明代的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品种丰富,还有大家熟悉的“明三彩”——斗彩、五彩和素三彩。
1. 斗彩 由青花和彩釉烧制而成,分为“蓝斗彩”“黄斗彩”“绿斗彩”。因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互争艳、映衬,很像古代的文房四宝中的“斗尺”,所以称为“斗彩”。
2. 五彩 是在白瓷胎上加绘青花图案再填入多种彩色而制成的装饰品。因色彩鲜艳,色调对比分明,看上去很是华丽,又称“五彩华器”。
3. 素三彩 除了白色瓷器之外,还有黄、绿、蓝等多种色彩。但并没有青花,也没有画珐琅。是单色釉中很有特色的一种。
清代的瓷器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是制瓷的技术已经远远不如前朝,品质也比不上明朝的精致、讲究。尤其是乾隆年间,制瓷技术下降明显,还出现了“彩盘”这样的丑到不忍直视的瓷器。
不过也有像“粉彩”“珐琅彩”这样比较精美的瓷器。
1. 粉彩 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明显的特点是釉面上带有粉润的光泽。
2. 珐琅彩 又分“宫彩”和“炉彩”两种。以淡雅柔和的蓝色为基调,在瓷胎上用颜料描绘纹饰,再进行二次烧制。成品具有玻璃般的质地,且不易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