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令牌价值多少?

东启民东启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说的应该就是“圣旨”吧,圣旨是古代皇帝下达命令或意见时的专用文书。以口传制和诏书式为主,也有金牌敕谕、铜印密札之类。但不管形式如何,都是属于官方文件。 其中,有金牌敕谕这种形式的,一般是皇帝出巡的时候使用的。《宋史·仪卫志》记载: “(皇帝)出宫门,则驾前引马四匹。……(有)金吾仗五,持金牌二。” 这里所说的金牌,就是皇帝出行时随身携带的金牌敕谕,上面刻着“奉旨”二字,下面有书写臣僚等人应服何等的职责。

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处置,而朝廷的大批公文又来不及运送的情况下,皇帝也可以先用一块特制的免带御宝铜印,印在黄纸之上,授予相关大臣先斩后奏之权。等后续正式文件赶到之后,再进行补正和盖印。这就是所谓的“朱笔敕谕”“朱批圣旨”或者“赐死圣旨”的由来。

还有一种“廷寄”——用加封的密札发给远方驻地的大臣,也属于紧急事务的处理方式之一。不过这种方式在雍正朝后被废除不用了。 总之这些文书的发放,都遵循了一个原则——由上而下,呈线性流动状态。也就是只有掌握了最高权力的人才可以发布这些命令,并将自己的意志传递下去。

至于你说的令牌,应该不是上面的这几种。因为根据我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虽然这些文书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却都不是完全平等的。从颁发对象而言,具有明确的层级划分;而从时效性来说,许多也都有一定的有效期。 另外多说一句,到了清朝时期,由于文字狱的泛滥,皇帝们对于各种表面文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无论是圣旨还是其他官方文件,都要经翰林院修撰(相当于现在的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审核。

如有错漏,就要加以改正,并注明更正日期。当然,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有例可依的。比如乾隆爷就曾经亲自修改过父亲康熙帝的圣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