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大白肉是什么意思?
最近发现很多小白被商家用专业名词忽悠,比如大冰种、老坑种等,这些专业名词其实只是行业专有术语而已,并不表示翡翠的品质更高!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翡翠行业中那些常见的黑话吧~ 1.“种”是指翡翠结晶的颗粒大小和矿物组成中粘度的大小,是衡量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目前行业内常用“老种”和“新种”来区分翡翠的质地好坏。 其实,种不是越老越好哦~因为翡翠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如果翡翠的种非常老的话,那质地就会很疏松了,所以通常我们会说“老种的翡翠种好”或者“新种的翡翠水润”来形容不同的翡翠品质高低。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不良商家利用一些模糊字眼来混淆视听以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
例如他们经常把“老坑种”用来形容翡翠的品质好,但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2.我们常说的老坑指的是开采翡翠矿区的一个地方,而所谓的“老坑种”其实就是指翡翠的产地以及其形成过程,而非代表它的“种水”好。 所以,现在大家知道了吧~“老坑”只是个地名,而且现在已经不再用于指代翡翠本身的品质,而是变成了翡翠产地的代名词啦~
3.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老坑玻璃地”中的“玻璃地”。 这里的“玻璃地”可不是真的像玻璃那样通透,而是指翡翠的水头极好,晶莹剔透如同玻璃般的质感,属于高档翡翠的等级。 我们一般将翡翠按透明度分为“玻璃地”“蛋清地”、“藕粉地”、“糖白地”这四种级别。 其中最高档的就是“玻璃地”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呢——为什么在翡翠鉴定证书上会经常出现“玻璃地”这个描述呢? 因为在翡翠行业中有这样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只要是达到中高档次以上的翡翠,都会用“玻璃地”来形容它的种水,这样方便行内人快速辨别翡翠的真伪与种质的好坏了。
4.此外还有“冰地”“豆地”“灰地”“糯地”……这些都是行业内的专业称呼,并不是代表翡翠的质量好不好哦! 而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翡翠种质的,例如把翡翠的透明度分为“玻璃地”“蛋清地”等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等等…… 一般来说,玻璃地的翡翠已经算是很高档的了;而豆地翡翠则是指翡翠内部结构呈豆状,颜色较浅;而灰地则是颜色偏灰,整体看起来比较昏暗无光。 以上就是关于翡翠行业的黑话啦~ 大家在购买翡翠的时候切记不要盲目听信商家的花言巧语哦! 最好还是多学一些专业的知识来判断自己购买的翡翠是否货真价实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