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题款可以在右下角吗?
可以的,但是一般来说,如果画面已经很大了,还在角落题字,是会显得拥挤的(尤其是字体还不算小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把名字放在右上角或者左上角,下面落款的地方用闲章压住。 比如,这个“高逸”二字的印章其实就压住了最后的文字,所以其实是可以不盖的。但如果为了防别人偷盖,也可以盖上。 又比如这个齐白石的《山水册页》之一,角上的题跋和盖章都刚好在边角处,看上去十分自然。
其实,我们看一些古人的画作,常看到他们随意在上面题上几句诗词,或是写下自己的名号,再钤上一枚印章。 但是,这种随意并非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古人在下笔前也是有讲究的。 以书名为例,一般我们会注意到古人名印是用篆书书写的,而字款的姓名则是用楷书写成的,这是因为书写时考虑到了行进的流畅感,同时保证最后的效果不失协调之美。
古人还有意避免在画面中间留太多的空白,因为这样的话容易使画面看起来松散。因此他们的题识往往偏向左侧或右侧,且尽量把文字铺展开来,同时,还会考虑到飞白的运用以及落款位置的空白。 当然,如果画面比较紧凑,他们也是会灵活处理的。就像陈洪绶画的人物形象,头脸是紧紧“挤”在一起的,但是他为了展现人物的“生动”,还是会特意留出空白,并且处理得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