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博物馆有几个门派?
这个问题有些年头了,现在来答恐怕有些晚了,不过还是希望能帮助到题主和有缘看到的人。 中国画论及流派划分,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来没有一个统一且权威的标准。这里我仅从个人角度,依据一些传统观念以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画科划分方法,对中国美术的流派做个大致的分类(注:张彦远程主编《中国绘画史》将中国美术分为二十三个流派,这里只列十六个,其余几个流派可参见该书):
1、人物画科: 顾恺之系统----传神写意,注重造型;
曹仲达系统----紧身细褶,力求形似;
周昉系统----端庄丰腴,妍媚逼真;
张萱系统----活泼潇洒,写实精微。
2、山水画科: 荆浩系统----全景式,注重笔墨;
董源、巨然系统----全景式,泼墨写意;
王维系统----边角式,淡墨轻彩。
3、花鸟画科: 黄筌、黄居寀父子系统—勾勒点染,精工细致;
徐熙系统——落笔放逸,水墨淋漓。
4、综合绘画类: 梁楷、马远等----笔墨简练,章法独特;
倪瓒、吴镇等----笔墨简淡,布局疏朗。 此外还有文人画,这个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流派,但文人画的思想艺术导向,却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参见朱良栋先生《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思想》一文),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只是依据传统的画科划分方法做的简单归类,实际上很多作品很难截然归入某一类,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人物故事画,但构图风格颇近山水,而赵佶的《瑞鹤图》,虽属花鸟,却又有着山水般的结构。又如近代的“海上三任”(任伯年、任渭长、任颐),工写兼具,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