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车什么书法家?

惠思铭惠思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2017年,王冬龄教授应我的邀请来复旦讲学的时候,我和他之间的一场小误会。 那天的讲演结束后,王教授在复旦的校内论坛上和学生们进行了一个短线的答疑。期间有一位学生问他如何评价复旦大学著名书法家朱关田先生的作品?(注:朱老师也是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书法研究所所长)

王教授的答复大概是 :“……朱老师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书法家,但是他的作品写得比较‘正经’,我不喜欢……” 我当时就在台下听讲座,听到这里心里暗自好笑——这个老兄太直爽了!居然在那么多学生的面前说不喜欢领导的字,太敢说了!哈哈!

但后来听完整个讲座后,我对他的为人很敬佩。他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文字学专业毕业的,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古汉字专家之一,对汉字的结构有他自己的思考和创新。他是目前我还认识的所有书法家里面唯一一个把隶书写成这样(右图)的。而且他写的隶书是那种刀锋般的棱角分明,每一笔都是方着写的。而所有其他写隶书的名家写的隶书都是圆着写的。所以乍一看上去,王老师的作品和别人的都不一样。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是因为,王老师后来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从南京大学被调到了浙江大学。到浙大以后就担任了中国书画教研室的主任,而我则是这个教研室的副主任。 所以我是看着他作品的‘童年’到‘青年’时期一路走过来的。

记得80年代初期,那时候我才上小学,经常在金陵饭店后面的鸡鸣寺里玩耍,偶尔会看见王老师在寺里练字。那时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觉得这是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头,经常背着一个黑色的帆布包,在寺庙里练字,有时也看看香客。偶尔也会卖弄一下他的学问,向我这样的‘文化人’问一些关于《论语》的解释。

等到我上初中时,有一天忽然看到报纸上发表了他的文章,才得知他是一个有着众多头衔的大名人。再到后来,我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寒假回家,家里的书桌上放着一张很大的报纸,上面的头条就是 ‘著名学者王冬龄教授来宁讲学’。 从此这个老头就成了我心里永远的传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