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奇石有价值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分为2部分来回答,第一部分是“红山文化”是什么意思 第二部分这个问题,红山文化的石头有没有价值 首先来说第一点,什么是红山文化,简单点说,红山文化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考古学文化,具体是从公元前4000多年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主要分布在现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以及河北北部一带。 这个时期的人口主要还是以游牧为主,生产方式主要是渔猎和采集。已经能够驯化饲养动物,但还没有能力彻底驯服马这种重要的动物(虽然已经有了马骨,但还没有发现马镫等证据证明马已被完全驯服)。因此这时期的游牧民是以骑马还是步行为主要交通工具,还要取决于携带的牲畜的大小。
第二点,红山文化的石头有没有价值? 这个问题好象有点矛盾,红山文化的石头既然都属于文物了,那还谈什么价值,不应该啊! 其实我这里问的红山文化的石头的价值,是指这些石头作为古人类文化的遗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它的历史科学价值当然是无可挑剔的。 但是这些石头因为经过了长时间的地下水浸泡,又经历了上千年的埋藏于地下,大部分都已经钙化,硬度非常高,再加上风化作用,大部分都已经非常的脆,轻轻一碰就碎了,自然价值就不高。 不过,也有特殊的,在红山文化末期的时候,气候开始转冷,水草开始枯竭,游牧人群开始南下,在南下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更加发达的夏商周文明,最终融合了进去,创造了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
在这期间,有可能发生部落战争,也有可能会有部族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些交易物品之中就可能包括玉石之类的矿物,这些玉石经过切割打磨成型以后,可能成为装饰品或者作为交换的礼器,由于年代久远,又历经战乱,这些玉器很有可能散落于各地,变成了今天的文玩古玩。
这其中就有很大的概率包含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奇石,如果这些奇石形态独特,寓意吉祥,自然价值就高了。 但是,我要说明的是,这种特殊的情况仅仅代表极个别的现象,不能代表红山文化石头的普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