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毫的银币值多少元?
我有一枚1895年光绪帝御笔亲书的“寿”字银币,是爷爷留下来给我的。我想知道它的具体价值和市场行情怎么样 谢谢!图" class="ikqb_img_alink">这题我会答!先放答案,这枚币直译“光绪三十年(1904)山西造宣统元宝一钱四分四厘银币一枚”,目前真实市场价值大约在300元左右。
下面正经答题: 这枚币属于老山西造宣统元宝,根据背面龙纹分有六款,以正面“寿”字区分,共有十二枚,其中八枚是样币,属于未发行品种,极为罕见,我这枚就是其中之一。 此币由山西铸币厂制造,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始铸造,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国初年,由于当时清廷财政困难,所以除了部分银元外,多数面值较大的铜币并没有大规模发行。
关于这种圆形方孔的货币,在清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嘉庆年间,一次就是光绪末年,然而这两次都因质量低劣、兑换率不高而惨遭失败。
清廷最后让山西铸币厂试铸了一套“光绪元宝”,结果因文饰古怪、版式不一、重量成色参差不齐而折戟。于是他们另辟蹊径,在正面刻上了“寿”字,并重新设计了币型,打造了这批“寿”字银圆。 “寿”字银圆共分五等,每等各百枚,以字冠号区分,分别重一两(26.7克)、五钱(13.6克)、三钱(9.4克)、二钱(6.9克)和一钱四分(4.8克)。 这种新式银圆采用德国制造的滚边机成型,币面镌刻着“光绪三十年造”和“宣统元宝”,反面珠圈内刻有神龙图腾,外围环绕着英文。
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廷下诏,命各省将军督抚严格监督铸币厂,如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严惩不贷。为了检测新币的成色,还特地从香港买进高纯度白银作为样本。可惜的是,如此严格的品控仍然未能阻止大批量造假银圆的盛行,很多假银圆流通至市面上,甚至骗过不少大臣。
等到袁世凯窃国后,因为急需银元兑现,于是大量收兑银圆,导致银圆市场价格猛跌,原先被清廷严格控制的银圆流通领域再次沦陷。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为筹措资金应付战事,再次大量铸行银圆。而日本占领华北和东北地区后,也陆续在各地建立伪政权,实施经济掠夺,包括发行纸币和铸行银圆,“寿”字银圆便是此时发行的。不过此时的银圆已经无法与当年光绪三十年所铸的相比,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都远不及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