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什么斌?
这个“什么”,应该是什么“振”字吧! 我最近也是被各种“什么震”“什么军”之类的名字,搞得有点懵。比如之前知乎上面有人问,吴振宇(吴镇宇)老师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我觉得他的演技真的很棒!然后有人回答说,因为他是香港演员里少见的书家,并贴出了他的一幅字。 又比如我之前发了一个关于田英章老师视频的文章,有个网友留言说,田英章是什么东西,凭什么书法教得好?然后引用了启功先生的话来评价田老师的字体是“恶势”,并贴出了自己临的启功先生的字样。
我仔细看了看这位网友的字,应该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应该属于学有根基的那一类。但是他对某些事情的认知还是有误的。 先扯远一点。古人起名是很有趣的,可能你姓张,你爸却希望你叫“张弛”“张缓”之类的;也可能你姓王,你妈希望你的名字里有“王建安”“王定保”之类。反正都是取谐音,表达一种期望。但是“什么”“啥”之类可真是古代没有的,估计是近代的事。 再说回写字。现在人评价一个书法的好坏,总喜欢拿“功力”“功底”之类词儿说事。其实,这很主观的。像我就觉得刘墉的行书很好,但是很多人不喜欢。而且我也觉得很多当代人的书法比古人差远了——我不是指民国那波人哦,我是说现代1949年以后出生的人。但我觉得我的审美水平与大众相比确实不高,因此也经常看一些评论家的文章,但他们很多时候让我觉得很迷……
比如说,有人说刘墉是“职业书法家”“专业书法家”“体制内书法家”,还举了很多例子证明他的字好不好。但我看了不少刘墉的字,感觉就是不错啊!你说他多少级书法家?我想不起了.... 再来说说“什么震”“什么军”这个名字的事儿。我认识一个老大哥,以前经常一起打球。他姓李,大家叫他小李或者李铁嘴。他年轻的时候,在工人文化宫当管理员,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写字和鉴宝。当然写得最好的是楷书,经常有人在文化宫求写字。据说有一次一个外国友人求写“毛主席诗《沁园春雪》”,他欣然命笔。写完这个外国友人是赞不绝口。所以啊,要是你去北京,可以去朝阳区潘家园旧货市场逛逛,那里有很多这样的“高手”——其实他们真不高,但是你要相信“天下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