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著名书法家有哪些?
山东省济南市,古称齐州,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济南文化名人辈出、灿若星河。其中在书法领域中涌现出的知名学者和书家更是代不乏人,影响深远。下面就让我们一窥历代济南书法大家的风采。
东汉末年,王昶始建“五岳真形图”碑,开启了济南书法刻石之先河。南朝刘宋时期,文学家、旅行家、儒学家范晔创作了闻名后世的《后汉书》;同时代的书法家萧思话,其正隶书写就的汉碑《鲁峻碑》,堪称后世隶书学习临摹的经典。而北朝魏孝文帝时期的济南人贾思伯,则留下了北魏期难得的佳帖——《张猛龙碑》。 到了唐代,济南书法更是名家众多、人才济济。有以行书著称的“唐人三李”——李邕(李北海)、李阳冰、李青莲;有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也有草书大家怀素、高闲;更有文学家、考古学家、史学家、经学家、道家、术数著作等身的一代文宗李淳。同时期的画坛大家王维、赵伯骕也曾居济。因此说唐初济南可以说是“文化双子星”城市也不为过。
到了宋代,随着文庙的建设与兴盛,济南的文化气象更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宋代济南的书法家可谓群星璀璨。“宋四家”中的米芾、蔡襄皆出身济南。米芾留有墨宝《苕溪诗》《蜀素贴》等,蔡襄则有传世名作《陶生帖》《京兆府新置厅事记》等。同时代的杨维桢、董其昌对这两位大家的作品也多有提及并奉为临摹学习的范本。此外还有朱熹,他的墨迹流传至今的也只有诗作和楹联了,如“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初”等。
金灭宋后,战乱频频,许多文人学士流落济南,使得本就底蕴深厚的济南文化艺术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元明之际,山东的文人大多承继了南宋遗风,喜书文雅之帖。这一时期,济南的书法家多擅长行草,如元代的王弘毅、曹知仁,明代的李流芳、胡应麟等。他们留下的墨宝如今都是珍贵的文物遗产。
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以后,济南的书画艺术出现了大批影响力极大的大家。如王学浩、霍凤、张在辛、于永年等人。近代又出了康有为、李苦禅这样的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