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老书法家什么茂?
我1959年进新乡市一中,遇到了一位极有学问又和蔼可亲的老师叫王振纲(字什么茂)他教我们语文、古汉语、写作等课程,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老师。他从不拿教科书,上课内容都是他自己提前写好的讲义。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不用教材。他说课本上的东西太陈旧,他讲的内容比课本上的还精彩。他的古文讲解让人听得十分入迷,写作课上的范文也是他亲自拟写的;那些句子写得非常优美,至今记忆犹新。
他经常给我们讲许多历史故事,总是用历史的典故来证明现在发生的某些社会现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如讲到《愚公移山》就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讲到《大禹治水》的时候,就会告诉我们要为人民造福,克勤克俭……他有时也讲些笑话,但大多是带有哲理意味的,让我至今回味。记得印象最深的是他讲的“猴子捞月”的故事,说有一只猴子蹲在树顶上,看到月亮掉到了水里,于是它大喊,“喂!下面那只猴子,你把月亮给我拿来!”这个故事说明,站得高,不一定看得远;站得稳,才有可能抓得住。 当时我很喜欢文学,特别爱看古典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每次看书,他都允许我看,但看完之后必须由他来审阅,看是否有值得赞赏或者批评的地方。他对我看过的小说,几乎都能评点一番,有时竟然能说出作者的写作套路与情节设计的巧妙之处,令我十分佩服。
我上高二那年,文革开始。红卫兵到学校里抄家,因为他曾经给冯玉祥将军当过秘书,写过几本书,就认为他有修正主义倾向,把他关了起来。后来,又因为他的“臭老九”身份,被遣送到干校劳动。等到恢复高考后,我已经工作了。听说他拿着录取通知书找到学校,看到已经建起的大楼,感慨万千,说,我等了三十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可以进这栋大楼上课了。然而进去后,他发现所有教室都安上了玻璃窗子,而且都换上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黑板换成了电视屏幕,每个座位上都安上了话筒,课堂变成了电化教学现场。他站在讲台上,左顾右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班主任走上前对他说,王老师,时代不同了,我们有我们的教学方法……”然后给他解释了一遍现代教学的手段。他听了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哦,原来如此。随后笑着对老师说,那我就乱杀一回啦! 我工作后,有一次回河南出差,专门去拜访了他。那时他已经退休,住在郑州一所大学的宿舍里。当我说明来意后,他高兴地说,我一直惦记着你们这些学生,今天可算见到了!接着他给我讲了好多当年教书时有趣的事情。当他得知我曾是一名业余书法家后,高兴极了。他说,我最喜欢中国墨迹,尤其喜爱郑板桥的隶书。你这次回来,能不能替我写一个‘福’字?我听了很是感动,因为那个‘福’字是送给我的,而我也正巧带来了他喜欢的郑板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