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没有满文?
谢邀!这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正好前几天跟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虽然他并不知道自己提出了一个经济学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人民2字是外来语,翻译自俄语的НАРОД(民族);而且,直到现在,我国也没有采用满文作为书写文字。那么为什么以前用满文呢?因为旧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世居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被统称为“五十五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除了汉字和拉丁字母外,这些民族的文字大多都由本民族创制,或借用相邻民族的字母创作而成。其中有些民族的语言无汉文对音,则借用蒙古文字母进行转写。比如哈尼族的哈尼文、傈僳文的读音是用傣文字母记写的。而满族原本有自己的文字——满文,是一种音节文字,由31个字母构成,能表示400多个音节。同时由于满文属于拼音文字,所以还能表意。所以这种文字在清末就被用来拼写汉语了(如“民智初开”的“民”,“政治”的“治”) 那么既然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为什么现在不用了呢?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新中国建立后,大力推广普通话,使得汉字成了全国通用的文字,另一方面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推翻一切封建残余的影响,推行简体字,导致汉族地区很多少数民族文字退出舞台(其实现在台湾省还使用繁简两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