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人民币如何回收?

漆菲茜漆菲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从事金融资产(纸币,邮票,纪念币等)行业多年,可以给你一些投资参考建议! 人民币属于法定货币,由国家发行,具有法律效益,国家强制力保障其流通性!所以只要国家存在一天,人民币永不过期!而且随着国家的公信力,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不会贬值!但是不代表着人民币会升值或者贬值一成不变!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发生贬值或升值! 首先我们区分下“值”与“币”的概念 “值”是代表它的购买力,而“币”指的是实物形态的货币,一般指代纸币。因为最早的货币是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交易,为了便于计算和衡量,把价值相近的物品或劳动兑换成一定的数量,制成一定大小的币值。

所以说先有“值”后有“币”,“值”是货币内化的价值“币”是外化的形式,当然“值”也体现在“币”里面。 任何物质的存在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比如衣服、家具、交通工具等等,这些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有消耗,因此他们都有一个使用期限,叫做损耗率。那么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也是有损耗率的,那就是时间磨损,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购买力会下降,这就是所谓的“币值”降低或者说贬值。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非常人所能觉察。 但是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眼前纸币的购买力,没有考虑时间的因素,于是容易把正常的商品价格变动和货币贬值混淆起来,从而造成对现实的低估和对经济的误判。

现在人们使用的人民币主要指的是第三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发行到今天已经使用了65年,期间经历了五次大幅度的贬值。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到1953年1月停止流通,这中间由于政治原因(当时处于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物价波动比较大,为了稳定市场,保持人民币的价值,这一套人民币贬值幅度较大。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发行,1967年10月24日只收不付,这期间由于受“大跃进”、“文革”影响,经济发展受阻,货币需求不足,通货膨胀持续,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政府分别于1962年和1965年两次大规模印刷钞票,从而导致第四套人民币贬值。具体数值如下: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的面额为:1元=10000元; 第二套人民币贬值至1976年的面额为:1元=1.75元; 仅14年的时间里,1元面值的人民币竟贬值了75%,也就是说拿着同样的1元钱,在1976年只能买到原来1.75元的物品,相当于原价打四折。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开始发行,2000年退出流通领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但是,在这一套人民币发行的后期,由于治理腐败、打击投机倒把、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尤其是1980年至1990年间,物价涨幅迅速扩大,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目前第三套人民币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儿,特别是1980年一角纸币,由于其背面有四个防伪标记被收藏界称为“四同号”,这枚纸币的市场报价甚至高达3000元。还有1960年版1元纸币,由于其发行量和存世量都较为稀少,也被炒的高价不断,市场价格更是飙升至3000元以上。 除了上述两种面值,其他面值的第三套人民币整体贬值幅度不大,1962年至1974年间陆续发行的两块、五块和十块券别,由于使用时间短,流通范围小,保存完整的一捆连号纸币市场价格也不过千元左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