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绺影响翡翠价值吗?
首先,要区分什么是绺、什么是裂。 翡翠的瑕疵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上的瑕疵,如:裂隙、石纹;另一种是物理性质的缺陷,如:棉、裂等。其中,对翡翠外观观感影响最大的是裂。 裂是指原生地质构造在后期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岩石断裂,内部出现断裂痕迹。它可以分为原生裂和次生裂。原生裂是岩体本身在形成过程中就有的裂缝,这种裂纹一般都是呈线形分布且相互平行或交叉,裂壁光滑平直,在裂纹附近可以看到结晶颗粒被挤压开裂的现象。这一类裂一般不会很大,但对翡翠的影响却很严重,由于是原生裂开,所以难以修复。 次生裂是在玉器加工或者佩戴的过程中形成的,一般是因受外力撞击、磨损而导致出现缝隙。这样的裂痕一般比较细狭,但很多。
而绺则是属于石纹的一种,它是硬玉晶体在成型过程中表面排列呈现的方向性所形成的纹理,一般是弯曲延伸的条带状,可以呈直线或曲线状,粗细不等,但无明显断头。就像竹篾一样,一根竹蔑可能很粗,但很多根竹蔑在一起就显得很细了。
从外形上看,虽然绺和裂都很像,但也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无裂不怕手搓。 所谓“不怕手搓”的意思就是说在摩擦的过程中不会有碎屑脱落。我们可以通过摩擦法来鉴定是绺还是裂,具体的方法就是:双手手指并拢,来回磨擦,如果只有轻微磨擦感,并且没有砂粒脱落的迹象,那么这个瑕疵就仅仅是石纹即“绺”,而对翡翠的价值影响不大。反之如果有明显砂粒脱落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严重的瑕疵——“裂”,会对翡翠的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