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90年版人民币?
1990年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发行,同时开始退出流通领域。这版人民币一共14种面额、72个券别,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一次性发行这么大面额的人民币。 1987年开始,人民银行就开始研究四版人民币的印制,当时的设计方案是一大亮点,就是全部采用彩色胶印,这在当时的印刷技术中算是相当先进的了。但是最后定版的四版人民币在1990年才问世,其中原因是有争议的。
因为第三套人民币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发行的,这套货币在当时是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的,而1990年的中国经济已经迎来改革春风,商品交易逐步放开,如果此时发行一套带有鲜明计划经济色彩的货币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1990年发行的四版人民币去掉了所有有关政治的词汇和图案,改为纯装饰性线条,这也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次没有任何文字的纸币。 除了没有文字以外,1990年版四版人民币还在1953年版第三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如将53年版的“工农学”的背面花纹替换成了“水波板”;将10元、2元纸币的正面人像替换成了侧面像等等。
这些变化虽然都是细枝末节,但都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面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87年人民银行为此开始进行设计规划到90年正式发行,为了达到完美效果,中间还穿插了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举行发行新版人民币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将于1990年发行14种面额、72个券别的第四套人民币,以及随后在社会上进行的“征集评奖”活动。这个举动不仅让大众有机会参与到国家金融建设中,同时还为即将推出的四版人民币集思广益,想出了很多新点子,例如将5元纸币的票面图案设计成“民族大团结”的场面以体现祖国各地民众的大团圆;将2元人民币的正面图案设计成“山”字形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等等。可以说1990年版四版人民币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