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什么时候出六6套?
在2018年之前,发行一套新的纪念币,央行是需要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比如2015年的贺岁币和2017年的鸡年币。但是在2018年之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为了加快人民币发行步伐,改进发行方式,从2018年起停止发行普通纪念币(具体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所以,从2018年至2021年间发行的4枚普通纪念币来看,除了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到了70mm的外,其他3次都是50mm。至于为啥要取消60mm规格的纪念币,我觉得是受香港澳门回归2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影响。因为这两对纪念钞都是50元面值,而且都采用了双色铜合金材质(1999年建国50周年纪念钞是单色塑料钞),因此取消了60mm的纪念币。
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的猜测,也许有更高明的解释。不过,无论怎样,从2018年开始人民银行就停止了普通纪念币的招标制度,改为预约兑换制;同时,还增加了武夷山币的发行计划。 从现有资料看,2006年到2018年期间,一共发行了20套纪念币,其中2015年和2017年各发行了2套。这20套纪念币中,只有2015年和2017年的前2套使用了60mm的规格,而后面18套全都用了50mm。那么,2018年之后,如果继续沿用50mm的规格,那岂不是要重蹈2000年前的覆辙吗—20年前,2000年前,第二次世纪之交,正是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时期。当时,我国也正值加入世贸组织之时,经济改革深化发展。为此,为了庆祝这两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央行第一次发行了电子货币,也就是“2000年世纪交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普通纪念币。而这2枚币,恰好都是60mm的圆饼状。
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普及,因此人们接触到网络大多通过台式电脑或笔记本,屏幕大小一般以15英寸(约38.1cm)为多,而60mm正好比38.1cm多出了8.1cm,几乎接近一倍。当时许多人拿到这张“数字通行证”时,都会下意识地拿起它来比着自己的眼睛——这也就使得当时的2000年纪念币成为了最有特色的“数码金币”。 时间荏苒,18年后再迎世纪交接,数字人民币的推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现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支付领域已经从二维码转向了 NFC(指非接触式射频识别,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手机的大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从最初的巴掌大,到现在的完全无感,再到未来的可穿戴设备,支付工具的变化似乎正在应验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的一句话: “一旦他们掌握了电,他们就控制了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