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人民币的后面是什么?
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看清这张人民币背后的世界。 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来自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厦门的一个普通小村庄,一个渔民家庭,三个兄弟因为贫穷,在1949年离开家乡奔往台湾。 他们的父辈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有自己的船队,家里雇了很多佣人。 但到了这三个儿子这一代,却家道中落。去台湾前,三兄弟中最小的刘福荣才读初一;最大的刘福志,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到台湾后,他们开过杂货店、五金行和洗衣店。生活虽然越来越富裕,但他们心底始终记挂着故土。于是,他们在台湾成立了“厦门同乡会”。 70年代中期,台湾解除了对大陆同胞的移民禁令,许多同宗同姓的人都回到了故土。但刘福志却没有回厦门,因为他知道,自己一走,那些杂货店、五金行和洗衣店就没有人管理了。 回到故乡时,他已经是5个孩子的父亲了。
80年代初,他开始带着一家人回厦门探亲。每次回来,他都会买很多生活用品,送给亲戚和朋友。但他从来不吃厦门的小吃,也不逛逛中山路。他的目标是,把自己在外面的收入都花在亲友身上。有一次,他在中山路逛百货商店时不幸晕倒在血泊里,醒来后发现身上的钱全部都被偷光。
后来,刘福志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事业成功,家庭美满。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一直资助着家乡的教育事业。 在他去世后,家人按照他的遗嘱把墓地选在了厦门,这样他就能“望着故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