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笔筒有收藏价值吗?

米琪琳米琪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做古董鉴定的,经常看到一些人拿着各种各样的“宝物”让我给鉴定一下。有一次来了一个年轻人,很腼腆的样子,手里拿个木头做的笔筒,长约20厘米,直径3厘米左右,通体深绿色,有点包浆,制作非常精致,问他有什么来历,他说是在河边捡的,我就问他为什么觉得这个笔筒有价值,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就是觉得特别好看,问我值不值钱,我看了之后说是汉代的,至少值50元,他有点不信,以为我在调侃他,后来拿了东西走了,过了两个月又回来了,说他爷爷留给他一个笔筒和我给他的那个一模一样,只不过他的那个是紫色的,我的这个是绿色的,问还有没有价值,我笑了笑说不值钱了,已经批量生产了,他还不相信,说这东西不可能大批量生产的,我说现在什么东西不可能批量生产的,他说真的不值钱了吗?我很肯定的回答了不值,后来他很不甘心的走了。

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这种笔筒有,但是价值不高,因为汉代的材质没有树胶,而且当时还没有发明造纸术,纸十分昂贵,一般人家都是用竹木简记事写字的,像笔筒这样的生活用品用陶瓷或者银制的较多,竹子做的很少。到了唐宋时期,纸张大量生产,价格下降,人们才开始使用纸来做笔记和写文章,同时竹子也作为一种原材料进入文房四宝之中,但并不普及。元明清时期制墨业发达,特别是明朝,墨的生产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据记载当时的松江(今上海)就有墨厂千余家,因此竹子作为原材料制作的笔筒在明末清初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的笔筒的制作工艺也很成熟,像题主这个形状的笔筒,其实只不过是民间传统工艺品,真正的文房用品,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至于题主说的从清末一直到现在这个笔筒流传下来,我想说的是,首先,如果真是从清末流传下来的笔筒,按照那个时候朝廷的财政收入和铸币数量,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来看,一个家庭拥有一件新东西是很普遍的,不像现在这样物质匮乏,一件新东西要传承好几代人;其次,如果这个笔筒真的是从清末流传下来的,那么它身上必定会留下时代留下的印记,比如刻上某个朝代的年号或者打上某间作坊的记忆。

这个笔筒即使真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那也是民国以前的产物,属于民窑作品,没有什么文物价值,当然,作为民间艺术品,有一定程度的艺术价值,但是比起瓷器或者玉器等还是要逊色很多 最后附上照片 PS:这个人是不是楼主,一看就知道啦~哈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