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铜钱有收藏价值吗?
古代钱币种类有很多,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这些钱币在今天的收藏市场上都有价值,而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就要数明代嘉靖通宝和清代康熙通宝了。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6年)在位期间非常看重货币的铸造。当时铸币厂分为南、北两局,世宗命人重新设计嘉靖通宝的钱文,由严嵩担任监工,所铸钱文均为“嘉靖通宝”。由于当时江南地区已不再使用大明钱,故此该钱在江浙一带很受欢迎。
到了清代初期,康熙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施行了一些恢复经济的政策,其中就包括恢复明代的铸钱之风。因此清康熙年间所铸的“康熙通宝”深受百姓喜爱,而且这种钱币的版式很多,有满文“宝泉”“宝源”、满汉文“宝泉”、满汉文“宝源”以及单字记地、记年、记干支等等,不过其中以“满文‘宝泉’‘宝源’”最为常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康熙通宝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的康熙通宝,另一类是雕母。所谓雕母其实就是指的康熙通宝的样钱,因为其钱面文字图案都是由工匠雕刻而成,所以称为雕母。
从材质上看,雕母和普通康熙通宝相同,都是红铜铸造;从外形上看,雕母的尺寸较小,一般直径在2.2cm-2.3cm之间;从花纹上看,雕母的文字或者图案出现凹陷的情况,看起来很深,而普通康熙通宝则较为凸出。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康熙通宝被称为“五彩康熙通宝”,由于其钱体表面出现的颜色为绿色、黄色或紫色,因此特别受到收藏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