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大清银币价值多少?
1906年,清政府为整顿币制,在天津造币厂铸造了“大清银币”(俗称“龙洋”)。 “大清银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93%,由袁世凯命设于天津的造币总厂生产,共20000枚。 正面点阵刻有“大清银币”四字直读,珠圈外缘上端刻着“光绪(年造)”,下端刻着“每元合银(两五钱)”;背面中间是蟠龙图,上下边缘分别铸有汉字“大清银币”和阿拉伯数字“20000”。
由于当时清廷准备将“大清银币”作为收回利权、抵制外国纸币的利器,其工艺水准堪称上乘,雕工精湛,笔画粗细有度,深浅得宜。尤其是该币系采用进口的德国奥地利的滚边机所成,边齿规整,极为细腻均匀,具有很高的防伪作用,堪称当时的“印刷钞”。
“大清银币”的发行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而其中也不乏觊觎者。清王朝覆灭后,“大清银币”的修纂之权落入民国政府手中。1914年,为了缓和社会上的激进思潮,发展金融实业以填补财政空虚,国民政府委托财政部代理中央银行发行钞票,并仿照“大清银币”式样,制造了“中华民国袁大头”和“中华民国孙小头”及“开国纪念币”等。这些货币造型精美,做工考究,虽经多次印制,却仍然保存了“大清银币”的风貌且独具韵味。它们成为了近代中国货币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传世珍品。 目前,“大清银币”存世量并不多,加上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得其在钱币古玩市场上备受青睐,价格一路上涨,有不少品种升值迅速。不过,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高涨,一些不法商贩也开始蠢蠢欲动,各类伪造的大清银币层出不穷。因此大家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