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灰紫砂影响价值吗?
“捂灰”是宜兴陶艺界最近广泛流传的一个词,它是指把制完的壶用草木灰或者农药烟碱液(杀虫剂)进行浸泡,利用其中的碱性物质和多胺氧化物对紫砂壶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使壶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黑色釉层。由于操作方便、效果理想且成本低廉,因此受到许多陶艺爱好者的追捧,不少人尝试自己在家做。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正式制作之前,你首先要搞清楚两点:一是这种染色方法是否合法;二是所使用的染料是否对人体有害。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目前使用的捂灰剂都是符合国家标准、对人畜无害的植物提取物或高效低毒的农用消毒液。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有点让人不安了——这些物质的长期吸收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目前的科学研究还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作为消费者,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取舍。
在我看来,判断的标准有两点: 一看原料。如果你购买的紫砂壶是手工制的,且用料讲究(如朱泥全手工壶一般不使用黄龙山原矿紫泥),那么就可以基本排除有毒物质添加的可能——毕竟造假者在原料上动不了什么手脚,因为所有的原材料都可以通过观察和使用来鉴定真伪。 二看工艺。如果一把壶的价格合理且用料妥当,那么基本上可以认定该壶是无毒的。但如果一把壶的价格极低,而你又无法判断其具体用料时,我建议你还是远离它为好,因为造假者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加入有毒材料。当然,你也可以通过高温烧结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有毒,具体操作方法是:把你的壶放到烤炉里加热至摄氏300度以上,如果有毒,那么接触有毒气体的部位会出现变色现象。 但这个方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无法检测出加入量极少的有毒物质。
另外,还有一些辨别真假的方法,包括用手感触摸判断泥料是否含有云母颗粒等,这些方法虽然比较实用,但却不是十分可靠。 最后要提醒你的是,不管你使用哪一种方法来鉴别,都没有绝对准确的说法,因此你在购买的时候最好找一家信誉好的店,以免买到假货。 2019.8.6 更新 近期发现好多人搜这个话题,看来“捂灰”这一手段遭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里需说明的是,这种方法确实会改变紫砂原有的色泽,使得茶水颜色更深,这是毋庸置疑的。
有人拿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成品与未加任何材料的紫砂原料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有害处。但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即使不加任何材料,用同样的工具、同样的工序、同一个窑炉烧制出来的成茶,其内含物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制壶技术都不同,加上每一把壶的成形过程都有细小的偏差,而人的感官能感觉到的差别往往是细微的,因此有时候很难用“好”“坏”来形容两种完全不相同的作品。况且每个人对于色相的感知也是不同的。 我曾将同一把壶分别交给三个人观色,她们的描述是大不相同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如果你根据别人的经验来判断自己的成果,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过分纠结于“有无有害”的问题,而应该着眼于“是否有必要”这一方面上来。也就是说,如果我想和你分享一把壶的制作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手段,那首先就必须确定一点,即这些加工方法对你我而言是安全的。否则,我宁可放弃分享,也不会冒这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