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邮票有收藏价值吗?

姜存雁姜存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83 年,中国首次发行了《癸亥年》(猪)生肖邮票,全套 4 枚,以图案不同分为大版、小版两个版本,面值分别是 105 和 75 元,其中一幅“老鼠偷蛋”和另一套同时发行。 这套邮票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他以水墨手法绘成的猪形象,在艺术处理上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猪脸上的腮帮子纹络明晰而生动,就像真的两颊鼓起一样; 鼻子上的皱褶仿佛可以呼吸; 一双圆滚滚的小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前方…… 这头憨态可掬的可爱小猪立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除了这套生肖邮票外,1983 年我国还发行了《辛巳年》(蛇)特种邮票,全套 2 枚,图案是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剪出的蛇造型。 到了公元 1995 年,随着邮电部注销邮政业务,中国邮政开始进入电子信函时代,集邮也进入了邮市。这一年发行的《乙亥年》(猪)邮票,是最后一次使用的纪特邮票,全套 2 枚,边纸印有“丁丑春节”字样。

1995 年以后发行的生肖邮票,如 1996 年马年,1997年羊年,1998 年猴年等,改为年册形式发行,一套 5 枚或者 5 张连票,并有挂历、首日封等配套产品。

这些新票由于发行量比较大,市场价格一直不高,比如 1996 马年邮票,新票售价不过 3 元钱一枚,但这套邮票在 2000 年前后却一度被热炒到上千元一套。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移动通信的全面普及,手机短信和微信成为了新的通信方式,给传统邮电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 2006 年起,中国邮政开始使用数字编号作为邮筒标识,城市街道边的邮筒越来越少,甚至很多小区也被取消,人们逐渐习惯了在网上发手机短信和邮件。

尽管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手机信号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仍有许多地方没有网络和手机信号,这些地方就成了邮政服务的一个个“孤岛”。为了服务这类特殊群体,中国邮政一直坚持着传统的邮寄信件和报刊的业务,并且一直在努力运转。如今,当我们收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短信时,或许不该遗忘那些为中国邮政事业奋斗过的老一代电信工人,他们曾经用一架架高耸的天线,为民众捎信传书,搭建起“信息高速公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