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银筛有收藏价值吗?
我有一对这样的银筛,是外婆结婚时的嫁妆之一。 这种银筛在民国时非常流行,每个新娘的梳妆台上都会有一个。上面用来放置胭脂、粉扑等,下面用来筛面粉做面膜(当时没有化学合成的各种粉类护肤品,清洁化妆都是用的天然材料)。现在我的这个已经有些褪色了。
我觉得有收藏价值,而且应该是有市场的,毕竟这东西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但市场情况我不是太了解。 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这种小玩意儿竟然还有一个学名叫做“面奁”! 面奁,shēn xiǎn,一种旧时将脸盆和梳妆台连在一起放置的脸盆架。用于放洗脸用品和梳妆用具的一个长方形器皿。 《清稗类钞》中有记载 “面奁,方盘也,上有柄。柄端为圆头,以承脂粉之盒。旁有长盒,列置刷具,曰‘腮巾’,用以揩拭双颊。下又有方盒一,蓄发束,以备绾髻用。” 到了民国时期,很多大户人家都有这样一套器具。
1927年,英国伊希斯公司出版了一本题为《中国服饰》的照片集。书中收录了许多民国时期的服饰图片资料,其中就有女性梳妆打扮时所用的面奁。只是此时的面奁与之前相比,已经大为简化了。 上图就是在英国伊希斯公司拍摄的民国面奁照片。可以看到,此时面奁已经简化成了一个浅盘,上面只有两个圆形托盘和一个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