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府时期的钱叫什么?

鄢汝学鄢汝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旧中国分为民国和北洋两个时期,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临时执政,执政府的中央造币厂开始铸造“袁大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设立中央银行,统一发行纸币,同时让各地军阀及地方势力陆续停铸银元,以保证货币发行的统一性。 除了一般的光绪元宝、宣统元宝等清代币种,还有一些具有不同历史意义的特种纪念币,如:开国纪念币、双旗币、文锦币、长城币、精制币等等。这些品种因为流通时间很短或者发行量极其稀少,目前市场价格都非常惊人。 民国时期的纸币种类很多,有印有孙中山肖像的民国元年(1912)发行的“孙像开国纪念钞”;有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陕西督军兼省长冯子明请准仿香港银两贸易制而发给商人的“西成德商银号银券”;还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为庆祝国民党五中全会决议废除不平等条约签署《中英两国互派大使协定》而发行的“五全大会纪念钞票”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民国二十五年至三十八年之间,我国还曾大量印制和发行过面值以圆为主的各种钞票,这些钞票上多印有蒋介石、宋美龄的头像或肖像图案以及“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或“中华民国三十年”等字样。这些印有“蒋像”的纸币在当年曾被广泛使用于华北、华东乃至华南等地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而在今天则被称为“蒋像票”。 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的迁往南京,当时为了稳定金融,继续印发新的钞票,并规定原先的旧币一律按1∶700的比例收回。

人们常把这一时期的纸币称为“法币”。但此后的情形却出人意料,到了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不但无力收回法币,反而下令继续发行,直至战争失败,人民币成为合法货币。 这些具有特殊历史的纸币如今已被封存于各大学的博物馆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