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乙未年是18几年?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农历乙未年,属羊之年。 上元甲子,天下大同; 中元乙未,黄经零度。 冬至一阳生,月高风清夜,草木始萌动; 夏至一阴生,木盛草虫鸣,水流蒸气升。 日月循环往,寒来暑往复。 物极必反,阴阳调和,天道恒成。 ——《黄帝内经·灵枢篇》
一、节气:小寒大寒(1月20-21日),立春雨水(2月4-5日),惊蛰春分(3月4-5日),清明谷雨(4月4-5日),立夏小满(5月5日),芒种夏至(6月5日),小暑大暑(7月7日),立秋处暑(8月7日),白露秋分(9月8日),寒露霜降(10月8日),立冬小雪(11月7日),大雪冬至(12月7日)。
三、传统纪年干支表 公元年号年份公历日期农历日期所属生肖干支历时刻甲子19241~25 乙丑192526~27 丙寅192628~29 丁卯192730~31 戊辰192832~33 己巳192934~35 庚午193036~37 辛未193138~39 壬申193240~41 癸酉193342~43 甲戌193444~45 乙亥193546~47 丙子193648~49 丁丑193750~51 戊寅193852~53 己卯193954~55 庚辰194056~57 辛巳194158~59 壬午194260~61 癸未194362~63 甲申194464~65 乙酉194566~67 丙戌194668~69 丁亥194770~71 戊子194872~73 己丑194974~75 庚寅195076~77 辛卯195178~79 壬辰195280~81 癸巳195382~83 甲午195484~85 乙未195586~87 丙申195688~89 丁酉195790~91 戊戌195892~93 己亥195994~95 庚子196096~97 辛丑196198~99 壬寅1962100~101 癸卯1963102~103 甲辰1964104~105 乙巳1965106~107 丙午1966108~109 丁未1967110~111 戊申1968112~113 己酉1969114~115 庚戌1970116~117 辛亥1971118~119 壬子1972120~121 癸丑1973122~123 甲寅1974124~125 乙卯1975126~127 丙辰1976128~129 丁巳1977130~131 戊午1978132~133 己未1979134~135 庚申1980136~137 辛酉1981138~139 壬戌1982140~141 癸亥1983142~143 甲子1984144~145 乙丑1985146~147 丙寅1986148~149 丁卯1987150~151 戊辰1988152~153 己巳1989154~155 庚午1990156~157 辛未1991158~159 壬申1992160~161 癸酉1993162~163 甲戌1994164~165 乙亥1995166~167 丙子1996168~169 丁丑1997170~171 戊寅1998172~173 己卯1999174~175 庚辰20002001 年份时间 农历日期 公历日期 星期 节气 星期一 小寒(1月5—6日) 星期二 大寒(1月20—21日) 星期三 立春(2月3—5日) 星期四 雨水(2月19—20日) 星期五 惊蛰(3月5—6日) 星期六 春分(3月20—21日) 星期日 清明(4月4—5日) 星期一 谷雨(4月19—20日) 星期二 立夏(5月5日) 星期三 小满(5月20—21日) 星期四 芒种(6月5日) 星期五 夏至(6月21—22日) 星期六 小大暑(7月6—7日) 星期日 立秋(8月7日) 星期一 处暑(8月22—23日) 星期二 白露(9月7—8日) 星期三 秋分(9月22—23日) 星期四 寒露(10月7—8日) 星期五 霜降(10月23—24日) 星期六 立冬(11月7日) 星期日 小雪(11月22—23日) 星期一 大雪(12月6—7日) 星期二 冬至(12月21—23日) 星期三 小寒(1月5—6日,1月20—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