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医书一两是多少克?
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统一币制。1948年,上海物价指数为856.7; 1929年,上海物价指数为780.3; 10年间涨了11%不到。(注:1929年到1936年为抗日战争战前时段) 1935年前,法币和关金都相当稳定,因此以黄金或白银计价的药物价格基本稳定。
1935年至1937年间,由于法币贬值,以银计价的中药价格开始上升——但也没有升多少。这三年分别上涨11.9%、19.3%与29.3%。 之后日本入侵,战况恶化,法币进一步贬值,至抗战胜利时,1元法币大约只能换到0.075美元,也就是价值只有原来的十万分之七。
与此同时,作为货币的金银也逐渐退出流通领域,转为储存,因此药品价格再度上扬。1946年、1947年时涨势明显,每年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两年间总计价格上涨约六成。 但到了1948年以后,因为整个经济环境已极度恶化,货币贬值的速度达到飞快的程度,任何实物都开始大幅度涨价。中药材也不例外。这时的货币发行量已经毫无下限了,因为连法币本身都要靠发行债券来兑换了。 根据上面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做个大概的换算: 一两黄金≈300万美元 =15万法币 一两白银≈400元人民币 =7000元法币 当然,这个换算不能十分精确,只能作个大致参考。不同时期的金价与银价会有波动,也会对换算结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