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纪念币十文几种?
民约元年纪念币十文的版本很多,但严格意义上说只有三个版本,即:壹枚、贰枚、五枚。其他都是这三个版本的套系作品。
第一、先说一下民约1元币的含义。
民彝(拼音:mín yí ),亦作“民彝”。1.亦作“民仪”。古谓普天下所共同遵守的礼仪。2.常律;制度。张载《经学理探·周礼》:“有夏因之,尚同民彝。”李锳《诗丝》卷三:“君之於臣,教之有成,则臣视君若父母;民之於其上,慕之如山,故山崩川竭,君不如臣;国乱民疲,君不若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据他说话,他是总理军机处的,是京官,不是外官,所以言立忠堂,乃是民彝典章。”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批准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享有人身、言论、信仰、居住、迁徙、出版、结社、集会、社会生活、土地、生产、经营、财产、买卖、借贷、失业保贫、仲裁、诉讼等权利。”等等。
当时,为了纪念颁布《临时约法》并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南京造币厂精制了“民约银币”,临时政府予以授权同意,并令各地财政部造币厂照式开制,以资提倡。于是,各省银元局相继造制了三种民约图案的银币,分别重壹、贰、五朵,币值有圆、角、份三种,其图案均为“三民”(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币背面图案为嘉禾纹饰,有“民约元年”篆书字样。该币是我国最早刊刻“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铸币,也是我国第一次在银币上刊述民主革命纲领的铸币。
第二、看看铸造时间
在民国元年,只有1912年7月份到12月份生产的民约纪念币,是真正的老版民约纪念币;其他人所说的1913年的民约都是后人根据背面的嘉禾纹饰加出来的,根本没有发行。1913年10月停铸银元,1914年民国政府发行了七钱三分银币,背面加十字花星,俗称“十字币”;以后又发行了正面嘉禾币,背面八字纹的“洪宪币”;1915年9月袁世凯任大总统,铸发了“袁大头”。前后共计只有五年的铸币时间。
第三、查看真假方法
一是从尺寸数据上比较。老版民约币三枚直径分别为:11.9毫米、12.5毫米、28毫米。新版二枚直径分别为11.8毫米、12.5毫米。
二是听声音。老版币生坑好品音质近似今2000年发行的福耳银鼎,清脆而略带低沉,所谓金口银齿是也;新版币音质轻而柔弱,略显沉闷。
三是看边齿。老版币边齿规整,形态自然,排列稀疏有序,变化多样;新版币无论是正面或背面,其边齿均呈不规则的密集状,形态单一,排列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