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币怎么保存?

石礼伟石礼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五千年历史沉淀,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产物,而钱币作为其中的一面旗帜,不仅仅是以物质形态出现,更代表着这一时期的经济、金融情况等。清帝退位后,虽仍沿用宣统年号,实际上已从封建君主制变成共和政体,金钱上也随之改变其形制和名称。

清代宣统元宝的形态特征

宣统元宝是在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后铸造的。宣统元年(1909年),铸行“宣统元宝”,并升元宝分量,“背文”纪各地铸币局之别,方孔圆钱,外圆内方,钱文篆书“宣统元宝”,背面是各个铸币局的局印。另有贡局所铸“大清金币”,钱文“宣统元宝”、“大清金币”、篆书“户部”,版别划分甚严;另铸造了银币,有“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宣统通宝”等多种,正面均为“宣统元宝”,背面为“户部 ”。

由于宣统朝时间短促,所以其在钱币上的影响比不上前有明文、后有中华民国的一元钱币。

钱币收藏新要点

清代是银元、铜元昌盛的时期,也开始了机制币和样币的铸行。清代钱币的版本很多,比较著名的有红色钱币皇权象征的清圣祖康熙通宝,黄色钱币乾隆巅峰,粉色钱币高贵典雅的粉红泉,以及价值连城的背福字泉,背寿字泉、背双福字、背双寿字等限量版钱币。从材质上来说,铜制币又称铜元,银制币是常见的主币,黄铜制币也较常见,白铜、红铜等比较少;从纹样上来说,有的钱币正面仅铸纪地印文,如“江西造币厂造”、“河北造币厂造”等。

从清代钱币铸造工艺及用途来说,有花钱(又叫纪念币)、压胜钱(也叫吉祥钱)、流通钱三种。

从收藏角度说,清代钱币因为版别太多太杂(有数据统计,清代钱币版别在2000个以上),除了少量价格较为平易近人外,大多数价格极高,普通收藏爱好者不宜涉足。

清代钱币的鉴定方法

一是对锈味、灰浆等污锈的鉴定。真锈沾土咬铁气味淡,银锈初起像一片白土斑,后期色融入钱币表面痕迹。“铜臭”多从绿锈中冒出,因其成份较为复杂,有股闷臭的味道。伪锈常带一股涩臭味。白铜币因为含锌,其锈略带酸味。

二是对汞胶锈的鉴定。汞胶锈多见于白色铜元,呈绿色,灰绿色,形状不一的片状、斑点状或团块状。这其实是铜元表面受磨损后的汞浸出物。由于汞有较强的挥发,因而胶锈大多不成块,而且容易剥落。

三是听声音。一般说来,真钱币音沉,伪钱币音脆,特别是些新铜元,经常可以听到伪币发出的“哒哒”的清脆声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