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金扣子吗?

肖岚蓓肖岚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金扣子”是黄金珠宝行业的专业术语,指黄金制品上点缀的小件黄金饰物。其特点是用金少,以巧取胜,多饰于衣衫服饰之上,既贵重又美观大方。因有时刻有四季应景的葫芦扣、福袋扣、钱袋扣、扇子扣等,象征人生四季平安,前途无遗(银),财一路发等美好祝福。在清代的黄金器纹饰中,折技花卉,山水人物,特别是绣像,以活泼流动的线条代替了硬木的雕刻,而且层次分明,阴阳向背更为明显,“金钮扣”亦如

此。如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的金扣子:圆形,系用剪刀状的金锤将黄金锤成扣子状,无纹饰。清·同治年间的金扣子,上有三朵盛开的夹枝牡丹。还有一件清·光绪年间的金扣子,上有两只团寿蝙蝠,取其“福”字的意思。

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用黄金镶缀钮扣的记载。到了清代,黄金钮扣使用得更加广泛。同时,民间还有银钮扣、锡钮扣使用。那时候,人们把制作得十分精巧的钮扣视作高贵之物,多系于袍服之上,或者穿着在领扣之处,或者系于袜带之端。《红楼梦》第一回中“雨村弃官入庙”一节就有“绿袍帽袖金花杂,白绫袖口双扣金”的诗句。当时,金、银、锡制成的不同形制的钮扣,各有其使用规范。

清代有“金扣子吗”的话题,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俗。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提到,用茄鲞(一种菜名)拌了香油,放到火上炝熟,切成碎末,将金钮扣剁碎,合着拌匀,那是贾母送给凤姐的新菜,叫作“松瓤鸭信”。从曹雪芹的描述中,可见“金钮扣”即“黄金”的意思。清代文人吴骞“忆莲轩诗集”中的“银钮金尊绿蚁新,回芳榭里醉垂轮”和“彩丝翠缕寻棋处,玉玦金钿掷砌边”等诗句,也都表明了以银钮扣(图1)套杯饮酒和在玉阶上撇弃酒杯的事实。

从清代的“金扣子”到今天的黄金珠宝饰品,可谓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次的技术革命,设计出新花样无数,数量更是惊人。然而,最引人入胜的依然是那古人都爱赏玩的“八宝金锁”,它集历史、民俗、工艺、宗教、象征等诸多因素于一体,被人们当做珍贵的古董珍藏。这种金锁由锁体和锁舌两部分组成。著名的“万寿锁”(图2)由三个锁体合成:中为八卦锁,象征“寿比南山”;左为“福”字锁,寓“福寿安康”;右为“禄”字锁,意“富贵荣华”。有的金锁还包镶珠宝,如燕窝锁、茶托锁、桃形锁等,豪华考究,艳丽夺目。传说清代有人把这种金锁送给乾隆皇帝,乾隆极为赏识,在奉旨纂修《西清古鉴》时,特书“八宝”字样于其上,并赏给工匠大量黄金。此金锁遂更名为“八宝寿金锁”,流传至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