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学是什么?

蒋彤睿蒋彤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碑学是用传统的碑文作为书法学习的典范,进行书法教育,成为书坛主流的一种书学观点。虽然它主张取法碑版,但又不拘泥于碑版。实际上它包括了所有的书体。清代以前的书法都是用毛笔墨书而成,而清代出现了用墨笔书写的隶书和楷书。

据近代考证,早在汉代就流行刻碑,那是由于石料较难以雕刻,所以将文字镌刻于石板上,后传拓本,为后人研究、欣赏、作书法临摹范本,成为传统。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用笔在竹简上书写的隶书,后逐渐改用墨写。到了唐末,出现了用墨笔书写楷书。历代书家都用不同书体书写碑文,故唐代李嗣真在《书后品》中说:“夫神明之功,视之不见,闻之不闻,然物以文载,言以意求,斯文之不泯,灭者可思矣。”宋代的蔡襄曾说:“汉初有石,既成而起,喜用真书,以敦俗化。”碑学在宋代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大书法家米芾更把《禹山刻石》奉为“右军真迹”。

到了明代,碑学继续得到发展。明人张介宾在《题书》中指出:“自古善书者,必以碑法为本。盖碑版实书法之宗工也。”明代何启在南薰店的题记中说:“贞观之刻初非不好,但恨未有脱化耳。”张介宾和何启将唐代碑学推向极致。

清代时期,许多学者和书家大都深入研究过碑学,并亲自用墨笔书写大字,碑学得以大发展,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碑帖。尤其是邓散木的《邓派碑学》,论述了清代以冉溪碑、尹玄真墓志、大权塔碑、张照书影、张謇碑、何绍基书法管见、李瑞清临瘗鹤铭并艺境、陶湘书法管见、吴隐跋王建宫词、康有为说文叙草、朱文治篆书周秦诸子谱序、罗振玉篆书释文、黄宾虹书学概观等。这些碑帖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史料价值,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