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作品有什么风格?
董其昌的字画风格以温和潇洒见长。董其昌的书法出入晋唐,自独创格,在临习书法上也提出过很多影响深远的观点。
董其昌认为,“临摹欲似其家,又欲别开生面”,“字之妙处,在心与手”。临摹学习书法应“集古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自出新意。同时,他也强调书法要能表现个性,“字贵脱尘因,又贵出新意”。
在临摹时,董其昌特别重视用笔,强调用笔“要抵当得外面的,又里面厚”,“圆活貌如春月柳缕,劲利态若寒坡枯叶”,“欲其死而愈生,灭而愈生,晦而无光,昏而无墨”,“字有肯繁处,必须于肯简处力追,字有肯浅处,必须于肯深理研索也,字有肯瘦处,必须于肯腴处擘剖,字有肯正书处,必须于肯行草处思索”。这就是说,学习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用笔上要能活活,灵活,变化多样,在结体上要脱尘脱俗,有自己独特的面貌。
董其昌在技法上,主张先学秦汉,“晋人书去古未远,真如饮汉魏之井寒泉,虽疏瀹浸渍,而亲切有味也。”他还强调字、书意,以及结体的“平正”。他认为书法要像古人一样达到高的水平,“须熟临古人墨本,乃得其气,不然便是死字”。学书要学古人的精神,“不师古,无处着笔”。要师古人,师自然,学古人法贴,学书法结体和运笔中的精妙之处,学自然之自然。
董其昌的画在后世被视为文人画或文人画的代表,并且对明末之后的绘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董其昌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颇多,大部分是其晚年所创,其代表风格是行楷、行草和行书。存世著作有《画旨》《容台文集》《画禅室随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