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饰有哪些款?
清代女子首饰之繁复华丽,制作之精致,用料之考究,是其他历史朝代难望其项背的。
一、发簪
发簪是一种簪于发髻或绾发时用以定位和固发的簪子,一般下部为簪首,上部为簪股。清代的发簪制作多集各种工艺于一身,如点翠、烧蓝、累丝、錾花、金镶玉、金镶宝等,其造型图案和吉祥寓意亦取自传统文化,并无拘泥实用功能,而追求华美、华丽、精巧。
清代点翠工艺的制作和流行,与清宫崇信藏传佛教,有感于翠鸟毛的蓝色质地与青金石相似,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有关,从而为点翠艺术提供了生长的土壤。点翠工艺主要应用于装饰,如制作珠宝首饰、盒盘、扇子、墨、诗筒、笔管、眼镜盒、花插、荷包等。
二、耳挖簪
耳挖簪是一种既可以做耳饰,又可以做取耳垢用具的一种首饰,清代的耳挖簪以金银为主,制作也极为精美,耳挖部分可采用金镀银工艺制作成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如意形、心形、葫芦形等多种样式,其他部分采用累丝、錾花、花丝镶嵌等工艺制作各种造型图案。
三、耳坠
耳坠一般分为两截:上截为“丁头”,呈扁圆管状;下截为“镫子”,造型样式丰富多彩。上截“丁头”与“镫子”之间,多用花丝托架套连,并可灵活转动。制作清代金耳饰的常用工艺有掐丝、累丝、珠化、錾花、鎏金、镶嵌等,其材质和用料考究,多以金为主,再配镶珍珠、翡翠或宝石,极尽奢华。耳饰制作上常以龙纹为主要装饰图案,寓意吉祥。
四、扳指
明代和清代初年妇女带戒指的位置和样式与现代不同,戒指常带在手上其他关节处,称为“戒指指”,样式也多呈圆筒状和条状,如带在食指和中指第一关节处,称为“金关刀”、“银关刀”。而清代流行在拇指上带指环,称“圈顶”。另外还有一种戒指类指环首饰专用来保护拇指,俗称“扳指儿”或“班指”等。清代妇女带扳指源于满族妇女的服饰传统。
五、手镯
古人在“镯”字之前加“钏”字,可能是为了与男子手上带的玉镯相区别。“钏”字从金属的“金”字旁,而“镯”字从“手”字边,也有其文字区别意义。手镯有素镯和花镯两种,材质有金、银两种,但金镯少见。
清代手镯的造型和工艺制作上,有素圈镯、鱼子镯、镶嵌镯、累丝镯、点翠镯等。由于累丝工艺的使用,手镯造型也更加丰富多样,除了流行的圆环镯外,还有方镯、多边形镯、扁方镯、片镯、筒镯等,图案样式丰富多彩,有福禄寿喜、吉祥如意、连年有余、平安喜乐等多种吉祥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