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斋戒玉值钱吗?

姜存雁姜存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玉器在清代宫廷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皇帝祭祀时佩戴的玉也价值不菲。清代皇帝行“大祀”(天、地、日、月四项)之礼时要戴大出全玉圭组绶,用白玉36块,黄玉1块,青玉1块,组成。“中祀”(社稷、先农、太庙及历代帝王和先师孔庙等五项)和“群祀”(先蚕、旗纛、十哲、十哲配、七十二贤等)之礼要佩中玉圭组绶和小玉圭。组绶用玉较“大祀”之玉为少,但都用金玉等。这三种玉圭组带是皇帝大祀典礼的专用礼饰,用系佩的方法穿戴,每系一次后须拆出,将玉件逐件洗涤,再另行系串,郑重程度可想而知。据清宫档案记载,大出全玉圭组带用玉200多件,初制于雍正二年(1724),后因“玉色不匀”传旨再做一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金龙青玉圭”即是当时所制。

这种组玉佩饰是由上端的云纽、绦等,正中的3件青玉圭和4件黄玉龙、9件白玉龙共16件组成,两面相同。玉圭两面有阴刻线出廓勾云纹和夔纹,其外浮雕24条龙,云龙纹均施金彩。玉圭左右3行用金钩、9行用白玉环相联。下有3组结带,分系金盒和金炉等,为乾隆皇帝举行祭祀活动所用。

组玉佩饰是帝王专用的玉制配饰,一般为玉件组成的挂饰(或称组带),盛行于清代。多用白玉,少部分用黄玉或青玉,金丝相连,缀以金钩、玉环和彩穗,佩于胸腹之间。除用于祭孔、祭先农坛、祭日月山川等祀典外,亦穿着朝服、行服(吉服)时佩用。清宫遗留的组玉佩饰有两类:一是明黄、朱红或石青色袍料等制成的组带,玉件缀于组带上,另有玉钩、玉环、玉方觚、玉方塔和玉方亭楼阁等饰件;二是不设组带,而是用金丝、玉环等将玉件连缀,另垂以五彩丝线。这类组玉件多,玉质佳,纹饰富丽,多为皇帝御用,皇后、妃嫔所用组玉则玉质相对较差,佩饰纹样也有很大区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