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几哪个戊申年?

充玲琳充玲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丙申年到戊申年,要经过十年时间。那么,清朝在260多年的统治时期内,有哪几个戊申年呢?具体是哪些皇帝在位呢?

第一个戊申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在这一年发生了清初的三藩之乱(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强大,他于次年(1674年)正式称帝,与清政府对抗。而清政府内部以“疾恶严刻”的隆科多为代表主张立即剿灭;以皇后的兄长、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管詹事府事的佟国纲和礼部尚书阿兰泰为代表,主张暂时安抚再图剿灭。皇帝最终采纳了后者的建议,由此而延误了时机。1681年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被清军攻灭,三藩之乱亦平。

第二个戊申年: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上台第一年就诛杀雍正时期为皇帝所宠信者二十余人,包括允礼的家奴,以及允礼、弘时等人。后又大破准噶尔,把达赖和班禅纳入清朝的统治范围。乾隆皇帝的早期还是有作为的。

第三个戊申年:咸丰九年(1859年)。此年的“戊申江北大营”,其背景是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之后,太平军攻下南京定为陪都,建立了江北大营,江北大营设在高邮。次年在高邮西北的六安集建立第二道防线。清军则在高邮北一百三十里建立江北大营。当时江北大营由和春督办军务,胜保协办军事。咸丰十一年二月,胜保弃守高邮,江北防线崩溃。和春自杀,胜保逃走。从此清军屡战屡败,无法挽回败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