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地书作品有多大?
徐冰地书第一版是在2003年构思的,当时徐冰在国外做讲座,需要PPT做说明。后来发现,如果用“符号”来表达,美国、日本、法国人都能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我突然想到,这就好像一种世界语,一种超语言、超文字的符号语言和文字。”
徐冰从2003年开始搜集符号,到2005年他完成了第一版“地书”草稿。2007年到台湾做教授时,他把第一版手稿拿给学生看,发现他们也都能读懂。随后他又在台湾继续搜集符号,并于2009年完成了“地书”第二版。
徐冰坦言,他花了10年时间“说谎”,制造了一个“假文字”,“我用一个你熟悉的形式迷惑了你,让你觉得在很深入地阅读,其实你在读一本连小孩子都能看懂的书。”这本书只有4000多个符号,徐冰在创作中也严格遵守“符号”的使用习惯,用一个符号表示一种情景或动作。
因为是一本“无中文、无拼音、无外文,甚至连一个字也没有”的书,“地书”出版之路并不顺利,甚至一度被业内人视为“一本莫名其妙的看不懂的书”,遭到退稿和质疑。最后磨铁的责编沈肖飞接下了这本书。她笑称,“因为我也看不懂,我就干脆看懂它。”沈肖飞从最简单的符号入手猜谜语一般地“看懂”了“地书”,并最终完成了这本书的文字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