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茅台酒罐价钱多少?
康熙十五年,也就是1676年,茅台酒坊由三大坊合并而成的“成义”(华茅前身)诞生,此为酱香型白酒之起源。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一时间名声大噪,至此进入“一酒难求”的阶段。
清末民初,中国进入百年大变局时期,当时经济萧条,商品价格极低,银元等货币价值极高。比如当时买一匹好点的马大概25元左右,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也就10元左右,银元购买力极强。
在马未都先生的收藏节目上,曾介绍过一把清末民初时期的文房水注,这个水注是民国初年一两银子标价买的,那么按照当时一斤大米才七毛钱来计算,这一两银子能买三斤大米。
清代茅台酒罐
而当时“成义”酒坊出售的“茅春”、“茅烧”每坛都是半斤装,价格为八枚铜钱,相当于八分钱,所以当时买一坛茅台酒的花费还不及一两银子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当时银元的购买力有多强。当然,在当时茅台酒还并没有“茅台”这一名称,而是被叫做“茅春”、“茅烧”。
清末时期的一枚银元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多块钱,按照马未都马老的说法,清朝末年的一两银子能买三斤大米,那么如今一百多元的银元就相当于3斤大米,现如今一斤大米也就是两块五左右,相当于现在银元购买力才七块多一点,由此可见货币贬值速度是有多快。
据《仁怀县志》记载:“成义烧坊”创办于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在清末1870年之前,每坛酒在2市斤左右,1870年以后,每坛酒降为1市斤。1900年以前,小坛酒的零售价,一般为每坛八枚铜钱,1900年至1910年为每坛2枚铜钱。
清末茅台酒作坊
清末民国时期,货币贬值极为严重,1900年,1块银圆可以兑换2100枚铜钱,而到了1911年,1块银圆仅能兑换100枚铜钱,货币的贬值导致茅台酒价一降再降。
据《贵州商业史》记载:“1920年,茅台酒每市斤2角。”2角钱买1斤茅台酒,换算到如今就是三四百块,但这是批发价。当时零售多少钱呢?根据民国二十二年《仁怀县志》记载:“1933年,茅台酒每坛4枚铜钱,每市斤约1元。”
清末茅台酒作坊内景
所以,一坛500毫升容量的半斤茅台酒批发价也就4毛左右,但零售就要卖1块钱,因为当时茅台酒已经“一酒难求”了,所以商贩、黄牛党蜂拥而至,将茅台酒零售价抬得极高!
在马未都先生的收藏品节目中,曾展示过一个清末时期的茅台酒罐,就是华茅当年酿制用的酒坛,其最终成交价高达25万元,这个酒罐上面写有“同治柒年”字样,也就是1868年左右。
清末茅台酒作坊所用酒罐
1868年的茅台酒价格是多少呢?清末至民国时期,茅台酒价格基本没变过,基本上一坛半斤装的“茅春”售价也就是四枚铜钱,一斤茅台酒也就8枚铜钱,折合成银元是160枚铜钱兑换1块银元来算就是0.05元。从8枚铜钱到25万元的惊天价格,这是多少倍的升值?这大概就是百年历史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