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冻石有收藏价值吗?
从工艺角度来说,黄冻石是可以雕刻出品相极佳的工艺品,但是从艺术品收藏的角度来说,它的“艺术性”就显得欠缺很多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概念区分,“宝石”和“玉石”,虽然常常被人混淆,但其实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1】: “玉”指的就是传统的“软玉”,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和田玉,其颜色以白、青(碧)、黑为主;而“宝石”所指的范围就广了去了,各种彩色的晶石都包括在里面——所以,黄冻石当然属于“宝石”的范畴。
不过,虽然都属于“宝石”之列,但“玉石”却比“晶石”更加名贵,原因就在于“玉石”在开采出来后,还需经历一个“养人”的过程——所谓“人养玉”,指的是佩戴者与饰品之间的相互“滋养”:人体的温度和油脂对于宝石来说是很好的滋润剂,能够让宝石更加莹润;相反,若长期不与人体接触,宝石就会失去光泽甚至干瘪。
而黄冻石则属于晶石这一类,这类“石头”虽然质地坚硬,表面光洁如镜,但是缺少灵性,不能和人“交流”——因此它就像被圈养的太子,虽被人类所供奉,但却失去了与大自然沟通的机会,渐渐成为一堆没有灵魂的“死物”。
或许,把黄冻石做成首饰品佩戴是可以的,但它却永远不能像“玉”那样与人互相“交流”、“滋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循环”。 所以,从工艺角度来说,黄冻石都是可以做出非常精美的艺术品,但我们却很难承认这样的作品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为它们不具备“思想性”和“可鉴赏性”。只有那些材质特殊且工匠师傅能巧夺天工,让这些物质本身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或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们才能赋予其“高品位”的艺术地位。